處罰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嗎?孩子接受處罰後就能學會教訓嗎?到底怎麼樣才能好好教養孩子呢?
從剛出生的新生兒階段開始,便以感知來感覺這個世界、與這世界上的環境或人類互動。孩子會根據生活經驗與感覺來觀察所發生的事件,每當爸媽懲罰孩子時的語調或姿態,像是嚴肅的表情、大小聲的語調、手插腰的姿勢等,對於孩子來說,透過這些語調與姿態就可以理解現在可能要被懲罰了。
有時候孩子會以哭鬧來呈現他們對處罰理解的反應。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吳昱德指出,哭鬧代表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若是已經會走路、會說話的孩子,可能會藉故想要做其他事情或轉移話題而逃離現場,這些其實都是孩子感覺到爸媽要懲罰他們了。
對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所謂的「處罰」就是暫停當下的玩樂狀態,剝奪遊戲的權力。倘若孩子還是不明白,吳昱德心理師表示,爸媽可用替代的處罰方式,設立明確的規範與限制,也就是跟孩子說你再做某事,就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對於處罰內容,爸媽說到就要做到,不要只是恐嚇孩子。
有些爸媽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而引發了大人本身情緒,像是孩子發展不如爸媽預期,而使得爸媽感到挫折。如:孩子正在學習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吃飯,爸媽期待他能夠在2歲以前或是今年秋天之前學好。爸媽在這過程中可能會覺得「教了很多遍了,誰叫他都不聽話」,所以應該受到懲罰。這就是孩子的行為導致爸媽以處罰名義來宣洩自己在教導過程中的挫折感、焦慮感、失望,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具有處罰意義。這只是爸媽根據自己的規則或想法來引導自己教養小孩。
過去經驗影響現今處理模式
孩子的許多行為可能都會引發爸媽本身的不舒服狀態(如:焦慮、生氣),爸媽得試著想想何以有不舒服感,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跟爸媽本身的需求有所衝突(如:孩子的行為讓爸媽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好爸爸);或是因為爸媽本身過去經驗在影響著,時常可以聽到的是「我以前就是被教這樣子長大的」,爸媽如何被教導成人,以及成長過程中所接收到的訊息與教養概念,都會成為爸媽如何處理自己孩子行為的模式。
另外有一些教養觀念是爸媽從其他人的經驗談得知,或是看到教養書籍上談及,便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應如此,亦即在爸媽的想法之中含有許多的「應該、就是、一定」,爸媽執著於孩子處於某階段,就應該要怎麼樣…。加上如果處罰當下爸媽帶有情緒,可能對孩子會有反效果。
詢問爸媽為何要處罰孩子?想必大部分爸媽都會回答,因為孩子「不乖」、「不聽話」!然而,「乖不乖巧」與「聽不聽話」是從由大人觀點來定義的,這些對孩子來說都太過於抽象,也會讓孩子以為就是在說我這個人,變成「個人」跟「事件」混在一起。
處罰是認為孩子的某些「行為」需要被修正,而個人的本質包含天生氣質與性格,是與整個教養過程有關。倘若爸媽總是單純指責孩子「你不乖」,可能會讓孩子對個人與行為混淆不清。通常需要被修正的是「行為」,根據不同場合出現適當、合宜的行為,不讓自己發生受傷或危險。
孩子聽不懂爸媽的話是正常的!
最常聽爸媽跟孩子說的一句話是:「我跟你講過兩次、三次了,為什麼還是聽不懂?」吳昱德心理師表示,這是正常的!孩子的確會聽不懂爸媽的言語!當1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逐漸出現1、2個字的語言模式,屬於大腦高階認知功能中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也慢慢成長。不過,大腦的成熟必須到20~25歲才會完整,而理解力與判斷力需要透過爸媽及後天環境教導。因此,吳昱德心理師強調爸媽應該要理解孩子的發展與各能力發展的速度,這些都需要時間與耐性的。
有時候,爸媽急急忙忙地講述了一大串的邏輯關係,更是讓孩子聽得一頭霧水。爸比媽咪要知道,年幼的孩子無法立即理解事情的邏輯性與脈絡性,爸媽應該要緩緩地用孩子較懂的字詞告訴孩子事件的前後因素關聯。不見得跟孩子講3次就懂,也不見得和孩子講3次就不會懂,這與孩子的氣質、個性、當下學習的動機與能力有關。有些孩子的塑造性較高,有了1、2次的經驗就知道某些動作不能做、某些地方不能去,但有些孩子就需要更多時間才行。
在孩子的情緒平靜時,請孩子來到爸媽身邊,爸媽可以配合孩子的高度蹲下,或是兩人一起坐下來,以拉近兩人身高差距。否則,從孩子的眼中看出去,站立著的爸媽感覺十分巨大。某種程度來說,會讓孩子覺得不太舒服。如果不舒服就可能出現焦慮,或是焦慮上的防衛。
放緩說話速度,慢慢說…
再以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能夠理解的語言文字與速度,告訴孩子為何受到處罰、為何不能做那些事情。有些爸媽拿出與大人對話的速度來和孩子說話,尤其是正在處罰孩子的當下,一時心急,於是越說越快,但孩子接收語言字句的能力不如大人,吳昱德心理師提醒爸媽與孩子對話時,別忘了──放慢速度!
延伸閱讀:大人小孩別抓狂!帶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避免出現人身攻擊的語言!
有時爸媽在處罰過程中,出現帶有羞辱孩子的言語,孩子因而感受到的是爸媽批評自己,進而可能以為爸媽不愛他。爸媽應該制止的是孩子不當的行為,而不是否定他的人格!
在大庭廣眾下,爸媽處罰孩子,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害羞或羞辱感,且此時通常孩子已經聽不進爸媽的訓斥,想必這樣的處罰是無效的;另一方面則是公眾處罰帶來的結果爸媽是否能夠承受,在親戚朋友面前處罰孩子,若親友明白爸媽用意,能夠一同配合,便無太大問題;但如果此時某位親友出手介入,孩子就會從中學到某人會保護他、為他說話,反而得不到處罰的效果。
爸比媽咪都知道體罰可能埋下孩子的心理陰影,造成永久的創傷,但究竟處罰與體罰有何不同?吳昱德心理師表示,爸媽得考慮到孩子的能力,這裡的能力包括對處罰的理解度,像是有些孩子只要處罰30秒或1分鐘,就知道事態嚴重。
爸媽還要考慮孩子接受處罰的能力範圍。有些爸媽對孩子的處罰方式是面壁思過30秒,這時候爸媽應該要注意孩子在接受處罰過程中的負荷度。爸媽不用認真地計算分分秒秒,孩子對於時間的感覺尚未發展,有時候孩子會覺得10秒鐘就像是過了1個鐘頭之久,倘若爸媽真的執意執行10分鐘或30分鐘的處罰,有可能超過孩子的負荷,這就變成是不當的體罰了。
有時候可能連爸媽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要懲罰孩子,如果處罰背後是為了宣洩自己的情緒,或是因為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而施予處罰,吳昱德心理師就會建議,爸媽應先停下來想看看為什麼需要處罰孩子,或是為什麼產生這些期待與希望。通常爸媽將期待放到孩子身上,是沒有看到孩子發展的過程與發展過程的能力限制。而在處罰過程之中,得考量孩子的認知與語言的穩定度,重點是大腦的成熟度並非爸媽說2、3次就能理解的。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吳昱德
参考/《德國專家育兒百招,2~6歲孩子超好帶!》(日月文化出版)、《10歲前,定終生》(野人家出版)
照片/本刊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