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的角色變換後,新手爸媽上陣那一刻仍然充滿緊張,即使產前做了萬全的準備,上足教育課程,新生兒不按牌理出牌的哭聲常是使父母們不知所措的最大主因。
Baby哭聲的涵義
是餓了?尿片濕了?想睡覺了?無聊了?太冷或太熱?還是發燒了、腹脹了?或是哪裡讓他不舒服?雖然大家都說哭聲是嬰兒的語言,但當抓不到頭緒,無法安撫哭泣中的寶寶時,茫茫然的父母真希望能有一台「嬰語翻譯機」!
舉凡哺乳類動物,新生的幼仔都會發出聲音,證明他的存在以保護自己,而母親聽到幼仔的聲音,會激發母愛的天性,循著幼仔發出的聲音尋找幼仔,或仔細的檢視,或哺餵或將幼仔緊擁入懷,也可以說是一種先天求生存的本能,越健康發出的聲音就越大聲。
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嬰兒,哭聲更是有代表意義的,嬰兒在哭聲中發出求救和溝通訊息,表露出的聰明智慧,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在這階段也是人類最真實、不虛假的時期。嬰兒利用哭聲表達需求和感受、開心或不悅、痛苦或滿足,當得到適當的回應,會立刻停止哭鬧,不虛偽矯情,因此只要用心陪伴和緊密接觸,一天接著一天,很快就能分辨寶寶不同哭泣的聲音裡所表達的語言。
延伸閱讀:生氣、開心、會忌妒,寶寶EQ這樣發展!解決孩子情緒失控!四步驟搞定不哭鬧
當寶寶肚子餓了、便便了,或撒嬌想睡等哭鬧的哭泣很容易滿足和安撫。然而有以下4種不尋常的哭聲,提醒父母們要注意喔:
1.突然出現的尖銳哭聲
突然的出現大聲且尖銳的哭聲,跟意外有很大的關聯,跌倒、被尖銳異物傷害、蟲咬、燒燙傷、受重物壓迫等任何意外,均會造成嬰兒驚嚇疼痛產生恐懼的哭叫。此種哭聲通常能立即受到照顧者的重視。
2.含有吞嚥水聲的哭聲
這是嗆奶發生前兆,嬰兒想求救卻無法發出聲音,當溢奶或有胃食道逆流,液體逆流到食道,溢出口腔之前,嬰兒會有吞嚥口水的反射動作,但量太多一時無法順利吞嚥,此時嬰兒開始慌張想哭,但又處在自救吞嚥的情況,不易被大人察覺,僅感覺似乎嬰兒在吞嚥而已。有經驗的母親一聽到這熟悉的嗆奶前兆,會立即將嬰兒抱起,並拍打背部,甚至將嬰兒背部朝上、面朝下,拍打背部,讓奶水吐出,直到嬰兒可以通暢的換氣並大聲哭出聲音,再予安撫。
3.突然中斷的哭聲
第一次看到小蜜哭到呼吸停止、臉色變暗,一動也不動時,小蜜的媽咪嚇壞了!「她為什麼會這樣?以後還會發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她這樣?」她有點慌亂害怕的問醫師一連串的問題。
這是「嬰兒屏息症」,發生的原因尚未完全被了解。有一些嬰兒有一種先天的特質,容易因情緒的問題,在哭泣中突然閉氣,不僅哭聲停止,連呼吸都一併停止,若長時間的閉氣,會造成缺氧而引起短暫的窒息現象。在短暫閉氣之後,又再度哭出聲音,並且持續生氣;但有些嬰兒閉氣時間過長,造成缺氧暈眩、臉色發青,待回復平靜,開始呼吸時已虛弱不堪,無力再哭;有些更嚴重的閉氣可能造成腦部傷害。
總之,有這種特質的嬰兒,從出生數日後就會展現,直至2~3歲仍可能偶有此現象,大多在5歲前呼吸調節系統發育完全,就會自行痊癒。父母們一開始很驚慌,不多久就知道如何處理,但仍需提高警覺,避免意外發生。
有一次在門診又遇到小蜜的媽咪,問她小蜜有沒有再發生同樣的事?她說有,不過越來越少了,而且她已經不緊張了,她會抱著小蜜輕輕拍她的背,並且安撫她,耐心的陪伴並等她發作過後,很快就會好了,鼓勵她不要害怕。
4.長時間哭吵不安的哭聲
當嬰兒每天幾乎都在相同的時間開始哭泣,一哭就是1〜2小時,甚至更久,父母用盡各種方式,甚至因此而求神問卜、收驚安魂,仍束手無措,這狀況很有可能就是聞名於嬰兒界的腸絞痛現象。
腸絞痛看門診是否有效呢?若醫生診斷為腸絞痛,吃藥可能也只是暫時性的,效果不明顯也不持久,建議每日為嬰兒按摩腹部2~3次,每次10〜15分鐘,會有不錯的效果。
巨結腸症、腸套疊、腸扭轉、壞死性腸炎也都會有劇痛現象,但會有更明顯的病徵,伴有昏睡、無力、食慾差等,父母們要提高警覺,注意寶寶異常表現,及早就醫。
醫院裡擁有專業素養的護理師,角色非常重要,她們協助父母親在產後短短的3、5天裡,快速進入狀況,順利學習照護新生嬰兒的技巧,並在出院後提供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繼續輔導父母們照顧嬰兒,這是醫院極佳的服務項目,新手父母們可以好好利用這種服務,幫助自己度過最初的適應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跟著護理師媽媽輕鬆育嬰》(文經社出版,張道鳳著)
照片╱本刊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