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反話管教7大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當孩子調皮、講不聽時,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反話管教7大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去收一下玩具,否則我就將玩具丟垃圾桶」、「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就別哭」……父母管教孩子,有時會不注意脫口而出類似的反話,甚至有些父母會說「你再鬧,我就不理你。」對此,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表示,其實上述所言是話中有話,字面上是「你再鬧」,但真正用意是在警告孩子、要求他停止目前的行為。

然而,當父母特別強調「你再鬧」,對於孩子而言,可能從字面上理解成「我似乎可以鬧」,可是父母的語氣聽起來又很兇,好像並非全然如此,假如真的繼續哭鬧而惹得父母更生氣時,孩子也會感到困惑,「爸媽叫我這樣做,為什麼又在生氣?」因此,當父母繞個彎說話管教,可能會讓不懂得察言觀色、分辨父母話語的小孩或小小孩誤解,不了解大人欲傳達的意思。如果希望孩子安靜或做該做的事情,較好的做法是直接告訴孩子。

除此,還有一種常發生的狀況,當孩子不聽話,有些家長會說:「我永遠都不和你講話」、「你不吃飯,就永遠都不要吃飯」……事實上,不難發現父母做不到這些誇大的話,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大人的話難以相信,同樣的,父母的影響力也跟著下降。也就是說,經常對孩子開做不到的支票,孩子逐漸會覺得大人所說的話,可信度、參考度並不高。甚至有些家長會用比較誇張的方式威脅孩子,例如:「你再調皮,等一下叫警察來抓你」,不過,有時家長過於低估孩子的能力,王意中所長解釋,孩子與父母相處而累積的經驗值中,發現眼前大人說的話不會實現,將逐漸不會聽從大人的指令。

延伸閱讀:搞懂「講不聽」的孩子:4種原因3個階段3項原則

父母需自我覺察 創造雙贏教養

基本上,孩子對於語言理解的成熟度不見得如大人所預期,身為成人的父母若用迂迴的方式教養孩子,有時在效果上並不那麼見效。與其要孩子改變,不妨大人先改變、先做示範,讓孩子清楚了解什麼時候應情緒穩定的去完成哪些事,他也會有個正確的方向。若家長持續進行反話教養,而自己還沒有覺察時,提醒父母不妨停下來檢視孩子的表現是否達到預期?若沒有,可能真的需要思考、改變、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

尤其是小孩熟悉大人更勝於大人熟悉小孩,孩子從與父母相處的經驗中,能清楚知道父母的狀態並藉機試探、要求,例如:爸爸正在招待客人或孩子跟媽媽逛百貨公司,孩子可能會利用這機會大哭大鬧要求父母買玩具給他,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在意、緊張、覺得有壓力,因而願意妥協。甚至當父母在責備時,有些孩子清楚只要自己不出聲、不講話,讓爸媽繼續唸,他就能繼續玩,有鑑於此,王意中所長常以自身的輔導經驗提醒父母:「2歲兒擺不平,3歲就別想贏;小班、中班搞不定,大班一定沒辦法。」建議父母經常自我覺察、改變方法,進而打造親子雙贏的教養模式。

延伸閱讀:情緒沒有對錯,當孩子打人、咬人、愛發脾氣,大部分父母都做錯了!

反話管教,當心教養失效

反話管教,當心教養失效

許多父母經常碰到教養孩子的難題,當孩子講不聽時,在情急下難免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如何」的反話。然而,太常對孩子說反話,可能造成哪些副作用?

增加親子衝突

父母管教小孩講反話時,可能帶著些微的嘲諷或譏笑,易造成孩子不舒服,也會令孩子的情緒容易起伏,增加親子衝突。

教養效果適得其反

講反話時,例如:「你再哭鬧試試看」,對於一些小小孩來說,可能誤解父母的用意,孩子聽到父母強調「哭鬧」這個動作,也讓孩子哭鬧行為更嚴重,效果適得其反。

對孩子落井下石

還常見一種教養情況,當孩子邊跑邊跳時,多數父母會再三制止,若孩子沒聽話而不小心跌倒,有些父母便對他說:「你看,剛才跟你講了!」王意中所長表示,這是令孩子最討厭的做法,有點落井下石的意味。即使孩子跌倒,不代表他學到經驗,還可能造成他情緒起伏、感到挫折。如同路上有一個洞,大人沒告訴孩子這裡有洞而讓孩子掉進洞裡,大人卻站在洞外說:「你看,我已經提醒你了。」實際上,站在洞裡的孩子抬頭看著洞外的父母,會覺得反感不舒服,甚至認為父母在嘲笑他。

延伸閱讀:先了解、再糾正!用4個原則,改正1~3歲的五種偏差行為

 

那麼,如果父母習慣對孩子講反話,長期下來,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嗎?父母又該怎麼做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