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獨生子女好孤單爸媽罪惡感超大,但1+1真的會更好?

在如此「低產」的世代中,能夠生一胎的家庭已算是很了不起了!但許多爸媽往往會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便陷入「我們是不是該多生一個寶寶」的天人交戰中⋯到底一個家庭中應該要有多少孩子,才會是幸福的最佳狀態呢?
獨生子女好孤單爸媽罪惡感超大,但1+1真的會更好?

 

在考慮二寶前,這個問題先作答!

大多數的爸媽在生完第一胎後,就會陷入是否要生第二胎的糾結之中,而抉擇便像座天坪,在多子與獨子間搖擺不定。對此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提醒爸媽,在陷入比較兩者間的優劣漩渦前,您最該做的應該是先問問自己,對於「生小孩」這件事的看法為何?黃倫芬副執行長觀察到許多爸媽會因為長輩的期盼,像是第一胎是女兒,而聽從長輩的勸進再生1個兒子,如此一來有女又有子,才能夠成為一個「好」。或是目前只有一胎(不管男或女)的爸媽,不斷地被旁人鼓勵再「拼」一個不同性別的孩子。

諸如此類的種種現象,並不難發現許多的年輕爸媽,他們對於「生孩子」的想法與意願,大多時候都是被外界的觀感所影響。因此再生1個孩子,究竟是您心中的理想或渴望?還是別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期盼,黃倫芬副執行長認為這會是在討論究竟要生一個還兩個孩子前,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一件事。

生孩子前的自覺-給女性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生一個孩子,對爸媽而言無論是生理、心理,其實已經非常傷神了,此外家庭經濟上的開銷也是不容小覷。因此更遑論是生兩個以上的孩子,無論是在心力或家庭支出上,勢必要有所自知,這樣的決定絕非只是1+1的結果,而是大於2的狀態。爸媽要檢視自己的身心,夫妻是否準備好一起合作共同照顧兩個孩子,並放低姿態去面對和孩子們相處時所衍生出來的摩擦?是否能夠在柴米油鹽的庸碌生活中,以足夠的耐心去協調與教養孩子的規矩?而夫妻雙方又是否甘願為這樣的決定付出與犧牲?

相較於傳統社會的母親,現代許多的年經媽媽,對於家庭、婚姻都有自己的幻想與憧憬。黃倫芬副執行長坦言曾聽過部分媽媽表示,婚後就只想生一個孩子,原因在於她從小就認為有手足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從這樣的例子看來,不難發現無論是想要生一個、兩個,或是都不生孩子的決定,其實都與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有關,而這些決定並無對錯好壞之分。

因此黃倫芬副執行長特別強調尤其是女性,在決定是否要再生孩子前,一定要非常審慎的思考,關於自己的內心是否真的想要再生一個孩子。因為成為一個母親所付出的代價相對高,像是身體的狀態、照顧孩子的心力…等問題。確定想要孩子的意願是來自於自己,這絕對是在計畫第二胎前,就必須非常明確且清楚的。如此才不會讓孩子誕生後,成為自己心中最難以負荷的壓力,或成為夫妻雙方間的婚姻危機。


心有獨鍾後,再給自己評估的空間

每個人的人生目的地各有不同,因此當你做了一項決定,也就代表著必須為這樣的決定負責,那也等同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另一種可能。因此當面對到「你真的想要再生一個孩子嗎?」的問題,而你的心中已經可以很篤定地回答出「YES!」or「No」時,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此時再討論到底要生幾個孩子的問題才有它的意義,而你也才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中,給自己多一些思考與評估的空間,來檢視目前的決定,是否與自己所理想的人生方向相符。
 

 

用「1+1」來衡量的4大幻想

生1個好還是生2個?時常是大家在討論是否再生第2胎時,最常見的問題。許多爸媽更認為孩子個數,在家庭關係上佔據著非常大的影響。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還是這一切都只是爸媽的幻想呢?就讓黃倫芬執行長以最客觀的角度,破解大家對於獨生或多子家庭的幻想!

幻想1、多子多熱 鬧多幸福!有影無?

孩子生得越多,家庭越幸福也越熱鬧?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其實這並無相關。看過非常多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他們對於家庭所帶來的幸福感其實是較滿足的。由於3人的小家庭組合,比起多子家庭的複雜狀態而言,是相對單一且簡單(此以經濟、需求等滿足條件為前提比較)。

舉例來說,如果家中有2個孩子,兩者間的年齡差距(如大寶正要上國小1年級,此時二寶正滿3歲的狀態),必然會影響爸媽對於需求的回應及協調,進而產生出不同的分配與結果,但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這並不代表多子家庭所獲得的幸福感就相對較少。關於家庭幸福這件事,確實多子家庭的需求較為複雜,不過當家中的每位成員,對於家的認同及情愛都夠深時,自然就會產生信任及體諒。因此孩子的多寡並不是重點,主要在於爸媽營造出來什麼樣的家庭氛圍,才是幸福家庭的關鍵!

幻想2、獨生子女好孤單爸媽罪惡感超大  

許多爸媽總是擔憂,假如不再多生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容易感覺無聊、孤單,甚至因為沒有手足,在與同儕的互動上會比較自私及自我。爸媽因而產生罪惡感,認為自己應該要再生第2個孩子與大寶作伴才是正確的決定。對此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這一切可以說是爸媽的幻想。的確多子家庭由於有手足的關係,因此能夠讓孩子學習與同儕的互動及分享,但凡事總是一體兩面,手足間的衝突也是多子家庭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面對獨生子女,父母要學習不過份保護和寵愛,並拓展獨生子女的同伴經驗。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爸媽,對於孩子成長及性格塑造上都有些覺察。因此他們會透過與朋友的聚會,或是參與支持性系統(如獨生子女相關的社團、聯盟),讓獨生子女從中獲得同伴關係與情感互動的機會,學習人際間的互助、合作。

幻想3、多子家庭負擔大再生一胎免談!

多子家庭在各方面的負擔固然不小,但並不代表獨生子女家庭的負擔就較輕。黃倫芬副執行長認為家庭負擔與孩子數量無關,舉例來說有些獨生子女家庭,雖然只有一個小孩,但是爸媽卻十分重視孩子潛能的啟蒙及探索,甚至是孩子的教養,因此在這部分獨生子女爸媽所投入的心力,更不比多子家庭少。

對此黃倫芬副執行長更表示,千萬別以孩子的「數量」而輕易斷言「輕鬆」與否。至於「負擔」大或小,其實就取決於每個爸媽心中的理想為何?(如家庭中孩子如何的數量,對您而言是最剛好的)以及想要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甚至想要成為他們心目中什麼樣的父母,這一切的關鍵在於爸媽想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以及父母對於養育孩子的定義為何。當然如果父母很努力地營造自己心中對於家庭的憧憬與價值,勢必付出的心力與精神也較多,但這些並非是種負擔,因為養育兒女能獲得的快樂與充實,是沒成為父母的人永遠無法感受到的珍貴體悟。

幻想4、雞蛋與籃子理論:孩子較多風險較低

部分家庭認為若只生一個孩子的話,萬一發生什麼意外事件,辛苦養育的孩子就這樣沒了,這對爸媽而言將會是非常難以接受的現實。因此便出現再多生1個孩子的念頭,並認為如此就能消弭掉失去的不確定感。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這是爸媽的不安全感在作祟,的確家庭中多1個孩子的出現,爸媽心理上的安全感能夠因此而滿足,但事實上不管是獨生子女或是多子家庭,孩子就是孩子,失去任何一個,每個父母都會感覺到疼痛與失落。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曾經看過報紙報導,有個家庭其中一個孩子因故離開世間,爸媽由於過度傷心,進而將所有的愛轉移到另一個孩子身上。但這樣的愛對孩子是好的嗎?或許反而是種負擔。此外養育孩子是人生的理想與圓滿,並非是事業投資,若爸媽長期處在一種不安全感中,這樣的狀態對親子關係而言並不健康,家庭的幸福感也會越來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