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臍帶護理,怎麼做呢?常見的肚臍疾病有哪些?
當胎兒在子宮內成長時,其養分完全仰賴媽咪供應,「臍帶」就是母嬰之間傳送物質的橋樑。在正常情況下,在懷孕4週時,臍帶開始形成,連接在胎兒的肚臍上。由兩條臍動脈及一條臍靜脈(俗稱「二動一靜」)組成的臍帶負責運輸養分、氧氣及代謝二氧化碳與廢物,這3條螺旋狀排列的血管,正是胎兒維繫生存的生命線。
隨著寶寶誕生,臍帶卸下重責大任。醫師或護理師會會在接近肚臍處1~2公分夾上臍夾,以無菌剪刀剪去其餘部分,消毒斷臍部位,再用乾淨紗布覆蓋。博愛蕙馨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馮文彬指出,通常7~10天後,臍帶會自然脫落。然而,實際情況則是因人而異,若兩星期仍肚臍尚未脫落都還屬於正常。
如果長達三星期以上臍帶還沒掉落,可能是平時臍帶消毒乾燥功夫沒有做好,爸媽應該徹底護理,但千萬可別刻意拉扯臍帶,以免造成傷口受傷感染!馮文彬醫師提醒,倘若臍帶遲遲未脫落也有可能是先天性免疫問題或白血球異常導致,需要以抽血檢驗方式確認問題,爸媽可別大意!
延伸閱讀:寶寶洗澡+臍帶護理+包尿布+包包巾 超實用全圖解教學
臍帶可說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傷口,爸媽得要細心呵護,保持清潔乾燥,否則細菌可能藉由肚臍入侵腹腔,嚴重者恐導致敗血病。
馨蕙馨醫院嬰兒室護理長林美君表示,在護理臍帶之前,爸比媽咪的雙手必須清洗乾淨,以手指稍微撐開臍帶根部的肌膚,拿取已消毒的棉花棒沾取75%酒精,以順時針方向消毒根部一圈,避免來回擦拭,以免肚臍分泌髒污交叉感;再換另一乾淨的棉花棒沾95%酒精重複擦拭步驟,加速肚臍乾燥,減少感染。最後還可以拿取乾淨紗布覆蓋肚臍。
有些媽咪看到95%酒精的瓶身上標示著「勿直接接觸肌膚」,心想這樣的酒精是否適合用於臍帶護理?馮文彬醫師解釋,95%酒精僅使用於肚臍根部小範圍的肌膚,其目的是使其保持乾燥,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倘若媽咪心有疑慮,可於使用75%酒精時,留意其酒精揮發狀況,如果肚臍已乾燥,也可以不必再使用95%酒精。
基本上,若是寶寶的肚臍沒有分泌物或異味,每天一次一般程序的臍帶護理就可以了。護理的時機通常會選擇在寶寶洗澡後,爸媽雙手是清潔乾淨之際來進行。除非是趴睡寶寶或是尿布摩擦到大小便,尤其是男寶寶因其生理構造緣故,大小便易污染到肚臍,就需要再特別清潔消毒。
在洗澡時,有些爸媽擔心肚臍碰水易受感染而刻意避開臍帶部份,馮文彬醫師認為肚臍部分一樣可以下水清洗,依照平時洗澡方式及程序即可,應該重視的是洗澡之後的肚臍護理;雖然洗澡時無需刻意避開肚臍,但也不建議長時間泡澡,以免嬌嫩的肚臍肌膚過度軟化,細菌容易從肚臍入侵。
有些媽咪幫寶寶包尿布時會把褲頭部分反摺一小塊,避免寶寶活動時尿布直接摩擦肚臍,也藉此保持通風,馮醫師也認同此作法,還提醒爸媽尿布不要包得太緊,壓迫到寶寶肚子感覺不舒服,但也不能過鬆,否則可能會漏尿,而使肚臍受到污染;並勤更換尿布,以免尿液累積過多,浸濕了臍帶。
當胎兒出生、臍帶乾燥脫落後,留下的痕跡可能是一個小突出或凹陷,這就是「肚臍」。肚臍的存在就像是一段生命開啟的見證者,然而,從西醫觀點來看,肚臍並無實際功能。
新生兒的臍帶剛掉落時,皮膚尚未覆蓋完全之前,肚臍上還有著很小的小傷口,也可能會些微滲出血水或組織液,這是正常情況,不必過度擔心,此時應繼續肚臍的清潔消毒程序,也就是直到肚臍完全乾燥前,仍需以酒精消毒,保持清潔乾燥。
當肚臍不再出現分泌物,雖然就不需要天天消毒,但肚臍是身體皮膚的一部分,還是可能藏污納垢、滋生細菌,因此,每星期應該以棉花棒沾取清水清潔肚臍。不過,有些媽咪求好心切,使用棉花棒的力道太大了,反而使肚臍破皮受傷,馮醫師提醒,動作一定要輕柔,當然也不能用指甲亂摳。
也有些長輩會告訴爸媽不要清洗寶寶的肚臍,以免寶寶肚子痛,馮醫師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肚臍應該保持清潔,必要時以溫水、肥皂或沐浴乳清洗。
肚臍也會生病嗎?有哪些情況要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