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總是擔心小孩沒吃飽、營養不量等情況,但是又怕孩子攝取過多的熱量,看看專業醫師怎麼說?
對於嬰幼兒體重,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指出:「六歲以下體重過重的情況,男女比例差不多。」不過,一般來說,體重過重多明顯集中在孩子十歲之後,六歲前則較少。不少家長對寶寶的體重成長相當關切,無論太瘦或太重都會感到憂心。對於父母的擔心,高銓宏醫師解釋:「通常出生至六個月是體重快速增加時期。」原則上,在孩子六個月前,每個月體重平均增加一公斤,六個月至一歲則為每個月增加0.5公斤,一歲後的體重上升幅度則趨減緩。
就一歲孩子而言,女生的平均體重為9公斤;男生是9.6公斤,差異不大。到了一歲半,平均約10~11公斤,兩歲則大概為12公斤。不過,依據《兒童健康手冊》的「兒童生長曲線圖」,高銓宏醫師提醒:「若孩子的體重超過85個百分位,為肥胖警訊;超過97個百分位,則是肥胖。」因此,若父母對孩子的生長和發育感到疑慮,不妨對照「兒童生長曲線圖」,掌握孩子的成長及健康狀況。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認為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看起來既可愛又有福氣。然而,「小時候胖真的不是胖」嗎?如果孩子從小體重過重,對健康可能造成哪些負擔?
當孩子從小體重過重,使體內的脂肪被撐大,易提升將來的肥胖機率。高銓宏醫師指出,根據醫學研究報告:「孩子在六歲前的體重百分位是97以上,到青少年、甚至成人階段,肥胖機率將大幅增加。」因此,小時候的肥胖對於將來的青少年或成人階段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孩子小時候就肥胖,可能提早發生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提升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機率。就兒童糖尿病來說,過去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但近年來兒童肥胖人數快速增加,加上飲食西化、運動量不足等,使得第二型糖尿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若孩子從小到大的肥胖時間長,體重對於關節會產生明顯負荷。也許在兒童時期尚不明顯,但到了成人階段可能提早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越來越多醫學研究發現,兒童肥胖不僅增加成人的肥胖機率,未來也易罹患慢性疾病。哪些原因會造成嬰幼兒的體重過重?
兒童肥胖若為基因遺傳,高銓宏醫師說:「較難以克服。」臨床上看到小孩的體型圓滾滾,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飲食習慣,發現照顧者沒有讓孩子吃很多,但家長也是肥胖體型,因此,孩子肥胖可能是遺傳基因造成,而肥胖基因的影響目前醫學還未有定論。
至於媽咪懷孕期間併發妊娠糖尿病,或媽咪本身有糖尿病,生下的寶寶可能比較大,也比較重,卻不見得與日後的肥胖有關。高銓宏醫師表示,臨床上遇到的胖小孩,媽媽在懷孕時沒有妊娠糖尿病,本身亦沒有糖尿病,故相關性沒那麼明確。
孩子平日若經常喝可樂、汽水或吃漢堡、炸雞、薯條等高熱量、高糖分食物,容易造成肥胖。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在成長階段,吃這類食物沒有關係,然而,一旦養成習慣,加上孩子自制力差,可能會經常要求父母買給他食用,容易增加孩子的健康負擔。
由於現代人多居住在城市,經常讓幼兒待在家中而較少帶出門到戶外跑跑跳跳,造成孩子的活動量少;若加上經常坐著看電視、玩3C產品,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對於運動感到興趣缺缺,假使平常飲食又經常過量沒有節制,易導致肥胖。
疾病造成的肥胖,高銓宏醫師表示:「像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即是染色體的基因出現缺陷,使得小朋友不斷進食而導致肥胖。」另外,孩子本身有內分泌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會造成肥胖。
不過,現在寶寶一出生時會進行新生兒篩檢,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可在第一時間發現。不過,高銓宏醫師說:「如果孩子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不是出生時發生,而是五、六歲才發生,在這之前亦無法檢查出來。」
延伸閱讀:0-2歲是預防過胖的黃金期!7大原則,幫寶寶建立好飲食習慣
喝配方奶的寶寶比較胖?
有醫學研究指出,喝配方奶寶寶比母奶寶寶的體重稍微重一點,高銓宏醫師說明:「臨床上也有發現,但一般來說,孩子的體重仍在正常範圍內,不致於過重、甚至超過97個百分位。」至於原因,主要與配方奶的成分有關,可能是配方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高,使寶寶的體重增加較快。
孩子若自嬰幼兒時期肥胖,不僅青少年與成年後肥胖機率增加,同時因為肥胖而帶來諸多後遺症。因此,建議父母從寶寶還小的時候,即為他的健康把關,慎防養出胖寶寶。
原則上,四個月前的寶寶只吃母奶或配方奶,不需要喝水,四個月後再增加一些水分讓孩子試試。然而,有些家長擔心水沒有味道,寶寶不肯喝,因而在開水裡加入葡萄糖,對此,高銓宏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以免養成寶寶習慣飲用帶有甜味的水。」
製作寶寶的副食品時,避免添加鹽巴、醬油或糖等,以免養成寶寶習慣有味道的食物,不只是擔心寶寶的體重增加太快,食物太鹹亦造成孩子的腎臟負擔。高銓宏醫師解釋:「六個月前寶寶的腎臟尚未發育成熟,食物味道淡一點較宜。」無論副食品是自己做或購買現成,盡量不要再添加鹽巴、醬油或糖。
少讓孩子攝取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冰淇淋、蛋糕等,不只高油、高糖易造成肥胖,食物中所含的添加物亦可能誘發孩子過敏。
延伸閱讀:別再說吃一、兩顆糖沒關係!寶寶生病、過敏機率恐大增
由於配方奶的成分中,含有蔗糖與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造成寶寶的體重較重,目前建議盡可能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而寶寶從四至六個月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讓孩子逐漸適應成人的食物、訓練咀嚼功能,並可視狀況減少奶量。
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少喝飲料,尤其孩子一歲後,有些家長會讓孩子飲用市售發酵乳,然而,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多款發酵乳的含乳量僅35%~45%,活菌數也只有1/10,但卻添加大量的糖及香料等成分。因此,父母在幫孩子把關時必須更加謹慎,高銓宏醫師提醒:「別讓孩子養成喝含糖飲料的習慣。」而像運動飲料或含有咖啡因的茶類等亦不適合,白開水是最好的飲品。
孩子在一歲後即可與成人共同進食,以吃成人的食物為主,此時亦是養成孩子良好吃飯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盡可能讓孩子坐在固定位置用餐,三餐定食且定量,而平常的點心時間也盡量以水果等天然食物為主。
也許六、七個月大的寶寶才剛學會翻身,無法做太多的運動,不過,家長可以輕輕拉寶寶的手腳,讓他活動身體與關節,或讓他在床上滾來滾去。等孩子會爬、會走,則可帶他進行適合的活動,亦有助於感覺統合的發展。
每週幫寶寶測量體重、定期評估生長曲線,高銓宏醫師表示:「通常到了一歲,孩子的體重增加幅度會逐漸減緩,因此,不必每天測量體重,但至少一個月量一次。」同時,也可配合兒童健康手冊的「兒童生長曲線圖」,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嬰幼兒的肥胖有時起因於體質或疾病,但主要多為生活習慣所致,高銓宏醫師說:「若是體質或疾病引發肥胖,最好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來進行營養調整。」如果是生活習慣造成,則少吃含糖食物、油炸類食物,並增加孩子的活動量等,多管齊下,預防孩子的體重增加太快。
除此,高醫師在門診時經常遇到父母請教相關問題,他也特地提出並詳細說明。
每公斤至少攝取100大卡
一般而言,從寶寶四個月、最晚六個月,應開始添加副食品,漸進式嘗試大人的食物,並逐步增加分量,同時慢慢減少奶量。到了一歲後,幾乎以成人的食物為主。一歲後開始吃成人食物時,高銓宏醫師表示:「一歲後的熱量需求約為每公斤100大卡,假設小孩10公斤,每天大約需要1000大卡。」而1000大卡的分量,可先大致計算再平均分配在孩子三餐的分量。如果孩子吃完飯還會覺得餓,即表示吃不夠,可斟酌讓他多吃一些,但前提仍視孩子的食量與體重增加情況而定。臨床上,一至兩歲多半尚無明顯的肥胖問題,孩子覺得吃不飽主要是生理上的需要。
其實孩子的體重過重多從兩歲開始較為明顯,因家長給予孩子額外的零食和飲料,以致產生肥胖問題。當孩子真的沒吃飽,建議還是讓他吃,但如果孩子的體重有過重的情況,不妨以高纖、低熱量等食物取代。
從零食開始限制
一旦孩子的體重超重太多,甚至在97個百分位以上,不僅必須開始控制飲食,也要帶孩子進行適當運動。高銓宏醫師指出:「正餐的分量先別減少,主要從孩子的零食開始限制起,包括三餐之外的飲料、點心,施行一陣子並評估成效。」
另外,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看起來瘦弱、沒長什麼肉,因而過度餵食,對此,高銓宏醫師提醒:「原則上,孩子的體重在正常範圍,活動力佳、身體健康,家長不用過於擔心而要求孩子一定要吃幾碗飯,甚至沒有顧忌讓孩子攝取含糖飲料、甚至速食餐點。」別輕忽小孩的肥胖問題,倘若孩子從小就體重過重,容易對他的青少年、甚至成人健康造成負擔。再者,從小肥胖還可能遭到同儕取笑,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及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5種NG點心,寶寶想吃要控制!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
模特兒/活潑弟弟睿恩
攝影/Joe Chen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