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媽媽餵影片「奶粉=2瓶可樂」效應發酵,眾醫師批錯誤觀念:別造成無法哺乳媽媽內疚自責

媽媽餵Mamaway一支「配方奶含糖量高如兩瓶可樂」的衛教影片,引爆輿論!多名醫師出聲:真的不要這樣嚇媽媽!
媽媽餵影片「奶粉=2瓶可樂」效應發酵,眾醫師批錯誤觀念:別造成無法哺乳媽媽內疚自責

 

媽媽餵Mamaway影片:配方奶甜如可樂,寶寶易過動

知名母嬰用品品牌媽媽餵Mamaway因一支「配方奶含糖量」影片引發爭議!影片中指出,一瓶配方奶一半以上全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讓多名醫師批「錯誤觀念」,並強調「真的不要這樣嚇媽媽」,會造成無法哺乳的媽媽內疚自責。

媽媽餵Mamaway在2025年8月26日發布影片內容,大致如下:

「你知道你給小朋友喝的奶粉,到底有多甜嗎,假設一瓶奶粉,它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你有辦法想像你小朋友,每天喝的都是糖嗎?

如果寶寶喝了這麼多糖之後,他會怎麼樣,糖越多,腸道裡面的益生菌就會變少,壞菌就會變多嘛,糖多的寶寶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很容易過動。」

對此,Icu醫生陳志金醫師在臉書中直言,影片中提到的「配方奶含糖量高、1瓶奶粉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若讓小孩喝奶粉,等於餐餐吃全糖」、「寶寶喝下這麼多糖,腸道裡面的益生菌就會變少,壞菌就會變多」、「糖多的寶寶,很容易過動」等重點,是「錯誤觀念」!

陳志金醫師表示,「真的不要這樣嚇媽媽!更不要造成無法哺乳的媽媽的內疚自責!」

禾馨醫療婦產科主治醫師蘇怡寧解釋,「一般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是乳糖(lactose),這和母乳中的糖分來源是一樣的,含量大約都是7%左右,是嬰兒能量的重要來源。」

他進一步說明,如果寶寶有乳糖不耐症的狀況,才會另外使用特殊配方,「但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台灣法規目前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管理相當嚴格,對成分有明確規範,不可能有影片中說的事情!」

蘇怡寧醫師強調,鼓勵哺餵母乳,這寶寶最天然的禮物,但對於某些不適合哺餵母乳的情況,配方奶就是另外一種選擇,「畢竟現代社會已經沒有奶媽這種東西了,情緒勒索真的母湯,胡說八道更是不可接受!」

 

兒科醫師:配方奶有法規規範,不等於含糖飲料

除此之外,小兒科巫漢盟醫師(阿包醫生)也在臉書發文:「並非每位媽媽的母奶都足夠,有品牌的配方奶要經過食藥署的查驗,確認成分比例符合孩子年紀的營養,核准後才能在國內販賣唷!」

巫漢盟醫師以自己兒女為例:「我家的小包小喵也有喝配方奶!」他呼籲:「努力為孩子找尋適合配方奶的爸媽們,你們沒有錯唷!」

另一方面,同時身為兒科醫師、國際泌乳顧問和四寶媽咪的魚丸醫師,也對此議題發表看法,她認為母乳是「活的」,有抗體、有IgA等,都是現在配方奶沒有的,1歲前配方奶是仿照母乳設計,有「法規」規範,「但還是要看一下成份表,有的的確有加葡萄糖和玉米糖漿。」

她認為,「沒有什麼最好銜接母乳的選擇,只要合法規、寶寶願意喝就可以(但還是要依需求餵奶不要灌,不管餵什麼奶),所以喝配方奶等於喝含糖飲料???(誒~~這張冠李戴太多囉!這是滑坡)」

 

媽媽餵Mamaway針對批評聲浪,發布五點聲明

媽媽餵Mamaway面對眾醫師和網友的回應和批評,在8月27日晚間發表聲明,表示看到大家的留言後,發布以下5點說明:

1. Mamaway 做為母嬰品牌,對於國內外育嬰的新研究、新發現,都會是我們在社群和媽媽們分享的素材靈感來源,但不代表這些是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 

2.媽媽餵不是哺乳協會,沒有刻板人設問題!提倡哺乳純粹是了解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誤導或被低估,希望能在奶粉被放大的趨勢下稍微平衡報導!畢竟配方奶利益龐大,自然鼓吹者眾。而試想:媽媽餵若為了營利目的,應該要考慮開始賣奶粉。

3. 影片中沒有針對特定品牌或產品,但在2024年5月權威外媒報導仍有配方奶領導品牌因添加糖的問題被關注,如果有興趣可以多加研究

4. 品牌重申:尊重媽媽們有切身環境因素考量,選擇配方奶是必要替代方案!

5. 最後感謝蘇院長(蘇怡寧醫師)賜教。

 

整理撰文/游資芸

圖片來源/翻攝自Instagram@mamaway_tw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