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如果,有人早點跟我說就好了。一位全職媽媽的告白(上)

我在家裡當了 12 年全職媽媽,後來重返職場。這件事,似乎成為媽媽圈子裡一個好奇的話題。
如果,有人早點跟我說就好了。一位全職媽媽的告白(上)

▲丘美珍生第一胎時,在醫院拍下的照片

 

來自上班媽媽們的提問,大致有這2個:

Q1 當媽媽之後,工作與育兒如何平衡?

Q2 如果真的辭職回家照顧小孩,重返職場還有可能嗎?

 

對於Q1並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小孩,而媽媽工作的上下班時間比較穩定,工作與育兒兼顧的機會很大。

但如果是像 12 年前的我,家裡有 3 個從幼稚園到小一的孩子,此時需要大量的日常照料、接送,每個孩子也有不同的陪伴需求,我在公司又是高階主管,責任重大。即便我的老闆非常支持作為媽媽的我,但我自知,這個階段的我,幾乎是不可能捨棄日常母職,兼顧工作。

所以,我那時選擇了辭職回家。

 

現在回看當時的選擇,後悔嗎?

其實不會。因為這些年很紮實的陪伴,3個孩子很健康地長成,如今他們已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心性安定,也能追求自己的興趣,日常親子相處越來越像朋友,這是讓我感覺喜悅的親子關係。

後來看到EQ大師丹尼爾高曼說:「一個優秀的團隊,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比例是 5:1」。我突然頓悟:這就是媽媽全職陪伴的魔力!

如果說,家人就是我們人生中的團隊,全職媽媽因為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長,累積 5 次正面情緒的親子互動,可以承受一次親子衝突。

所以,接送孩子上下學,擔任導護媽媽,到學校孩子班上講故事,在孩子上台領獎時在台下為他拍照,或者應老師邀請去協助孩子班上包冬至湯圓,在孩子放學回家為他及時準備點心,聽他說說今天學校發生了甚麼事……這些都是親子之間甜蜜的互動,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如此一來,即使孩子有言行不當,需要管教的時候,媽媽也能及時糾正,就算因此惹得孩子不開心,但是,因為在這之前已經累積了足夠的正面互動,該管就管,也不必擔心一次的衝突會傷及親子關係。

長期來說,這樣耐心而且長期的陪伴,對於親子關係的確有正面的影響。

當然,除了陪伴的時間之外,陪伴的品質也很重要。不論是上班媽媽或全職媽媽,只要能儘量營造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5:1 的環境,孩子都一樣會受益。

(當然,爸爸也是親子關係的一員)

 

但這些故事很長,一言難盡

孩子長大後,偶爾會說:「其實我們都很乖,說不定你當初可以不用回家,我們也會平安長大。」

我瞬間回顧了孩子們在不同階段的某些「叛逆時刻」,深深慶幸當初自己可以全職陪伴,一起度過親子心靈風暴。但這些故事很長,一言難盡。於是,我就輕描淡寫地說:「說不定是因為我回家了,所以你們才很乖的長大喔~」

孩子: ……

即便如此,回看當時我在事業最高峰時辭職回家,有遺憾嗎?

有。

說真的,當初我辭職回家時,是出於母職的本能,而非深思熟慮的結果。

那時候剛上小一的老大,下課後一到安親班就肚子痛,安親班老師會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儘早接她去看醫生。

所以,在辦公室的我,就立刻請假,搭計程車飆去安親班。接到孩子後,帶她去看醫生。看完醫生帶回家後,孩子鑽到她的臥室玩玩具,看起來很正常。

我好奇地問:肚子不痛了嗎?

「不痛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痛的呢?

「一回家就不痛了。」

我: ……

但是,我想到剛剛醫生是這麼說的:「這可能是身心症,是壓力造成的。孩子剛才的確是痛,但一回到熟悉的環境之後,就不痛了。所以,孩子並沒有騙你。」

我可以理解,也沒有責怪孩子的意思。但是,如果一個禮拜 5 天裡有 3 天,我都接到安親班老師的電話,必須立刻請假回家接小孩,那麼,我的工作應該也做不下去了。

 

她覺得自己沒有被愛夠,她需要跟媽媽獨處的時間

幾乎在同時,讀幼稚園中班的孩子,正經歷她來得太早的叛逆期。

她在幼稚園不吃飯、不願意穿運動服、不喜歡受老師指揮跟同學一起去上廁所,因為「不想跟別人一樣」。

她有心事,看她的眼神,我隱約感覺到不對勁,她不快樂。但我不知道是發生什麼事。

有一次她發燒,我帶她去看一個口碑很好的小兒科醫生,是在巷弄間一個獨立的小診所。那位女醫師非常溫柔,自己也有 3 個小孩,曾經是台大的小兒科醫師。

她診斷後說:「孩子發燒應該過兩天就好了,不必太擔心。但她的眼神,好像有心事?」

「醫生您也這麼覺得嗎?」

醫生看看女兒,說:「她排行老幾?」

「老二。醫師,我也有 3 個小孩,她是老二。」

醫生:「老二?那會不會有 love frustration?」

我心想:那是什麼?

醫生:「就是她覺得自己沒有被愛夠。她需要跟媽媽獨處的時間。」

我心想:意思是我一個人同時陪 3 個小孩,對老二來說,不算完整的陪伴。

我還要找出時間,單獨跟她相處。

那時未滿 3 歲的老三,還不到上幼稚園的年紀,白天都在阿公阿嬤家度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老么,阿公阿嬤寵溺到無極限,出言不遜,眼看著就要變成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小孩,碰到上面的任何一種狀況,我想我自己都還有機會思考如何兼顧育兒與工作。但是,3個小孩發生以上的狀況,每天重複發生,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逃避現實,或是哄騙自己「一切都會過去」。

終究,我還是辭職回家了。

 

回家之後,有許多事情並不如預期,沮喪、挫折的情緒也不時會出現。

如今我可以雲淡風輕地看待這件事,是因為自己已經走過這一段,並且能夠隔著一段距離,來同理當時自己的無助,包容自己可以不完美,慶賀自己的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孩子的叛逆期不一定出現在青少年時。

排行居中孩子 Love frustration 的良藥就是與父母獨處。

阿公阿嬤的陪伴,很棒卻也有風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如果,有人早點跟我說就好了(下)

本文轉載來源/丘美珍臉書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介紹|丘美珍

曾任經理人月刊總編輯,數位時代雜誌編輯總監。2009年辭職回家陪伴 3 個孩子(2歲、4歲、6歲),擔任全職媽媽期間,同時是大家庭的媳婦,為全家 12 個家人備餐,親身經歷三代同堂的甘苦。

12 年的全職媽媽生涯,在孩子小學階段,全力陪伴並且參與學校活動。在孩子國中階段,曾被青少年的叛逆擊倒,最後找出生存之道。在最小的孩子上高中後,開始為重返職場做準備。

如今是一個開啟第二人生的中年上班族,希望能夠繼續當一個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