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怎麼知道怕?」體罰是管教的方法之一,因為有不少人認為「痛過才知道怕」。而這不僅發生在亞洲國家,在全球都非常普遍,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大約60%的2~14歲兒童經歷過體罰,平均又有17%受過嚴重體罰。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今日也在臉書專頁發表了一篇《避免體罰兒童》的文章,提醒照顧者體罰不能達到改善行為的目的,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行為問題。
黃軒醫師以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論文說明,體罰兒童與孩子日後發展出攻擊行為是有直接關係的。根據多國研究顯示,體罰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行為問題與叛逆表現,小朋友可能會變得脾氣暴躁、喜歡爭論、愛挑釁、反抗、拒絕遵守規則、容易出現惡意和報復心理。醫師更進一步說明,相較沒有受到體罰的孩子,被體罰的小孩「獲得的認知技能」也會更少。
但父母打孩子未必是因為愛得不夠,黃軒醫師以體罰的「連鎖理論」解釋這可能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可隨著體罰次數的增加,孩子的負面行為也不斷惡化。就像一顆強效藥,短期內會起作用,但頻繁反覆地使用,副作用也會愈大,更會損害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以大腦科學為基礎的管教法!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的真相
不過父母也並不是聖人,育兒又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情緒的爆發在所難免。更何況每個人對體罰的定義與孩子的特質都不同,有些父母覺得打小手是可以的;或認為在重大事件(如:安全問題)上可以為嚇阻而偶爾為之;也有家長表示自己也是被打到大,性格也沒有扭曲。對此,北伊利諾伊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的教師Kendra Nenia表示「我被體罰過,但結果還好」的觀點並不一定是錯的,並非所有被體罰的孩子都會變壞。但也指出即使沒有被體罰,也能成長得很好。能有其他替代的方案,當然不冒風險為妙。
延伸閱讀:不怕孩子變媽寶、小霸王!獨生子女教養的7大必勝心法
體罰會讓孩子學會服從與恐懼,讓他們思考「我做什麼,才不會再被打?」其中的關鍵在於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這點出發,可以參考以下備選方案來替代體罰。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適當剝奪他的特權。例如:取消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拿走玩具,這可能比體罰能給孩子更大的震撼(笑)。但一定要先堅定地解釋這是不遵守行為的後果再執行,不能暴力地強硬奪走孩子的玩具,也要明確告知何時可以恢復權利。
合乎邏輯的結果溝通非常重要,唯有將錯誤行為與後果聯繫起來,才能讓孩子吸取教訓。比如孩子一直故意丟掉餅乾,就沒收零食,讓他們知道浪費食物的後果。或是孩子在商場跑來跑去,你可以告訴他「爸爸/媽媽很希望帶你一起去,但是你上次跑來跑去不聽我的,我很擔心你走丟。今天先和阿嬤一起在家,下次你能好好聽話後,我們再一起去吧。」
提前告訴孩子你的要求,設定可執行的限制和期望。比如先告訴他們:「每次玩完要把玩具放回箱子裡。」而當他們表現良好的時候,一定要給予注意和鼓勵,更要具體說出良好的表現,讓他意識到哪些行為是更好的。
針對某些特定情境可以用隔離法(Time Out),如:小朋友因為情緒激動而打人(不管高興或憤怒)。這時候如果體罰,難免會給他們一種「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打我,我不可以打別人」的感覺。先用冷靜與精簡的言語提醒他們做錯什麼,並帶到家裡指定的隔離地點,幫助孩子與自己平靜下來,再好好與孩子溝通。當孩子從特定情境中抽離,他們可以學習怎麼自我調節、並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Tips. 隔離法不是把孩子關起來,最好讓孩子在看得見你的地方進行,陪著他冷靜。
育兒是一項困難又令人筋疲力盡的任務,在學習的道路上,不可避免會有沮喪、憤怒、內疚,也會感到孤獨。而管教更是摸黑前行的未知道路,體罰並不是一無是處,但只用體罰的手段就沒辦法教會孩子溝通與生活的知識。如果真的被孩子皮到受不了,大感崩潰、忍不住想打孩子,可以讓其他人參與進來幫你看一下小孩,自己深呼吸、散散步等。或是你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去家裡的「隔離」區平復心情,思考自己發怒的原因是孩子的行為或是自己本身存在壓力與焦慮。
育兒是鞭策孩子與自己的過程,但管教的目的不在於控制孩子,而是要教他們控制自己。孩子的特質爸爸/媽媽最清楚,最適合自家的就是最優選。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美國兒科學會、Verywell Family、北伊利諾伊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