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防疫懶人包

家人確診後,緊張又忙亂的隔離生活……

目前國內疫情持續升溫,不斷飆升的確診人數,到處都是搶購快篩的人潮。我們都希望自己不要被感染,但是新冠真是難纏的敵人,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被它給盯上了。因為家人確診而正在居家隔離的網友小B,接受我們的電訪,與我們分享他的隔離生活。
家人確診後,緊張又忙亂的隔離生活……

 

快篩搶不到,醫療量能緊張

下班路上突然接到家人快篩陽性的小B,第一時間跑遍了附近的藥局都只看見「快篩售完」的紙條,只好先行回家清消家裡各處並通知公司。確診家人告訴小B,她到附近醫院急診篩檢時,院內擠滿了確診人群,有一群在等待中不堪疲累睡去的小朋友,也有不耐煩的民眾,還有不少人拉著醫護人員焦急詢問,空氣中瀰漫著不耐與焦慮。

醫療量能緊張,確診後我該怎麼做?

由於目前急診篩檢人數增多,若發現自己快篩陽性,可至住家附近的社區篩檢站篩檢,切記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可選擇防疫計程車、自駕、徒步前行等。若時間已晚,不必強求趕往急診,先隔離自己,明日一早再到社區篩檢站即可。篩檢結果會在48小時內上傳到【健保快易通】APP,或以簡訊通知,因此記得留下正確的聯絡資訊喔~

延伸閱讀居家照護時病情惡化怎麼辦?確診兒童的警訊症狀與送醫條件一次看

3+4,從何時算起?

小B表示,他在家人快篩陽性的當下已自主居隔,但直到家人PCR結果呈陽性,他都沒有接到匡列通知。相關單位一直處於忙線中,難以確定自己居家隔離的時間是否會因此延長、快篩試劑又該如何取得,而網路上搜尋的政策與規定又時時變動,令小B困惑又緊張。

居家隔離從和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算起

家人快篩陽性後的第4天,小B終於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並明確告知以與確診者的最後一次接觸那天算為第0天,居家隔離時間不會因為延遲收到通知而增加。且5/1起已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以民眾採檢/投保時留存的手機號碼發送簡訊提供一次性網址連結,確診者可以自行點入連結通報,簡化疫調流程。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臉書 / 詳情請參考衛生福利部臉書

「兩萬」以外的生活,私人防疫旅館開張

確診人數節節攀升,但在這龐大的2萬多的數字以外,還有無數的密切接觸者。疫情已成為生活基調,之前回國就有隔離經驗的小B笑說,家裡現在其實就像防疫旅館,每天都要像旅館一樣送物資,用一次性餐具把煮好的營養餐送給家人。

落實一人一室,衛浴不共用

家中有人確診後,首先要確保一人一室,不共用衛浴。此外,應用稀釋漂白水、滴露、酒精等做全面的清消工作。當然,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也難免有消毒不到位的地方,但至少要把確診者常接觸的物件消毒。小B表示自己目前在家也會戴著口罩,避免與其他家人接觸、共同進食,以免交叉感染。「已經5天沒有看到家人了(確診者)。」小B說在家很嚴格落實安全隔離措施,每當確診家人要出來拿門外的食物前,都要先敲門示意,等到所有家人都進房間才能出來拿物資。

防疫戴口罩

物資與常備藥物要提前備齊

被關在家中已有5天,小B說確診家人沒有失去味覺,但他倒是快要被廚餘熏到失去嗅覺,沒辦法扔垃圾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煎熬(淚)。此外,家人也都要上班,所以,平時家中不常備著食材與多餘物資,那段時間總是麻煩熊貓、吳柏奕和lalamove扛著小山一樣的物資排在門前,對他們充滿感激。採買的物資包括:維他命C、蔬菜、水果、確診者需要的大量瓶裝水、一次性餐具、常溫牛奶、麵包等。

線上看診、領藥流程

由於小B確診的家人為輕症,只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等症狀,因此可以居家照護。然而小B家中之前並沒有常備藥物,還需要請朋友到藥局代為購買並快遞。因此提醒大家,家中應該備齊退燒藥、止咳藥、止鼻水藥、體溫計等,以備不時之需。

若病情沒有改善,確診者可以利用【健康益友】APP預約線上看診,看診結束後,查詢附近臨近的藥局,將電子處方箋傳予藥師,再選擇送藥到府,就可以在家裡完成看診與領藥囉!

延伸閱讀「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居家照護一週內全國啟動 6大居家「常備藥」先準備好!

放鬆心情,體恤彼此

隔離期間多有不便,當家中這個最後的堡壘都被攻陷後,除了要不停消毒、戴口罩,日常生活也被打亂,在忙碌的生活中令人深感疲憊。但換位思考,確診者的衣、食、住、行更是樣樣麻煩,還要承受身體上的不適與心理上的恐慌、焦慮、自責。

確診是件無法預料的事,我們只能確保已接種完三劑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放鬆的心情應對。對身邊的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多一些包容,遭遇這些事情也並非他們所願。此外,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中,要隨時關注1922、衛福部發佈的消息,以及時應變。也希望大家互相體恤,一起度過這艱難的時刻。

延伸閱讀不打疫苗風險更高!醫師:「打疫苗後染疫住院率可大幅降低5成」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雁

照片來源/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