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的父母,一想到「離婚」,第一個擔心不是自己,而是小孩往後的生活,尤其是上學後的人際關係:「小孩以後上學會不會被欺負?會不會被嘲笑沒爸爸/沒媽媽?」不過訪問國小專任的輔導老師後,發現這是長久以來我們對單親家庭的迷思跟誤解。
source:unsplash
我們都以為孩子童言無忌,會把「你沒爸爸/沒媽媽」放嘴邊欺負單親家庭的同學,但專任輔導教師蔡老師解釋:「孩子們之間的人際關係不太容易單純因為家庭背景而交好或交惡。如果真的要說家庭因素的影響的話,比較有可能的是孩子因為爸媽離婚等家庭變故的經驗,而影響到自己內外在的情緒反應與行為,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受到一些影響。」
像是因為父母離婚,孩子沒安全感導致易怒、暴躁等比較激動的情緒行為反應;因為自我價值感的低落,對他人充滿敵意、不信任他人,或是長期失落的情緒,讓自己跟人群保持疏離,進而不小心地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讓大家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刻板印象。
但蔡老師強調:「離婚不是影響小孩人際關係的主因,而且每個小孩的個性不同:有的很外顯、什麼事都藏不住,也有的小孩個性壓抑,行為表現一切正常,讓人看不出家裡出狀況。但不論小孩的個性如何,爸媽如果可以好好跟小孩溝通——解釋為什麼離婚,未來的生活可能會怎麼樣,這樣會大大降低小孩的不安全感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source:unsplash
很多小孩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是不是因為自己所以爸媽才離婚?」、「離婚後我要去哪裡?」。因此爸媽在跟小孩談離婚時,一定要先想好小孩擔心的點,提出說明跟安慰:「爸爸媽媽是因為個性不合,所以不能再住在一起,絕對不是因為你不乖。」、「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就算爸爸媽媽沒住在一起,我們還是可以一起常常出去玩。」、「你隨時要去找爸爸/媽媽都可以。」
同時,現在也有很多兒童繪本的故事主軸是關於「父母離婚」,像是《恐龍離婚記》、《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了》、《我有兩個家》......等等,家長可以多多運用繪本的資源,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小孩說明什麼是離婚、離婚對家庭的意義是什麼。
延伸閱讀:別把孩子當作不離婚的藉口!惡劣的婚姻品質只會讓孩子懷疑自己
source:unsplash
不過跟小孩討論家庭的變化,一定要父母雙方在場嗎?蔡老師說:「不一定。如果夫妻間的互動狀態情緒張力很高,容易衝突,沒辦法一起好好跟小孩的解釋離婚的原因,那就由親近孩子的其中一方,客觀的跟孩子表達離婚的事實即可,談話時的氣氛平穩、讓孩子放心最重要,真誠、不要捏造謊言或是編一個孩子未來可能會戳破的理由,也是需要留意的。不一定要父母雙方同時說。
離婚後,生活的齒輪不能停,小孩還是要上學、撫養小孩的爸爸/媽媽也還是要上班,但內心的傷害依然在。這時候就需要麻煩父母多多觀察小孩的情緒行為狀態,因為再怎麼會壓抑的小孩,對於家庭生活的變化,可能還是會有一些自己的擔心和情緒。
source:unsplash
蔡老師說:「在學校,通常我會先關心小孩的生活,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有沒有機會做些喜歡做的事情、最近的心情好不好,有機會才會去聊到對家庭變化的想法是什麼。」
「如果遇到不太想講、或是講不太出來的孩子,我們也會試著用遊戲、情緒卡觀察小孩需不需要進一步關心。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然後慢慢地陪著他們度過這段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的日子。有時候我們也要尊重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並非一定要孩子『說出來』。」
不過,從小看著孩子長大的家長,應該很容易從小孩的一舉一動、生活的每一個動作,講話口氣觀察出小孩的心情異狀。這才是父母需要多多觀察的並協助的。
延伸閱讀:別勉強在不願意的關係裡,呂秋遠律師:照顧自己才是第一優先!
source:unsplash
雖然編輯希望大家能盡情享受家庭帶來的甜蜜與幸福,但如果真的到了夫妻不得不分開的那天,大家還是要多注意小孩的身心理狀態。夫妻離婚的傷害不該由孩子來承受,如何好好講、保護小孩的身心靈,便是離婚夫妻的首要目標。
延伸閱讀:
想要小孩又怕養不起?對婚姻感到厭倦,卻遲遲不敢離婚的5個原因
就算離婚,還是要以「孩子的利益」為最大前提!離婚夫妻都該注意的「停、看、聽」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