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舉手一揮,虎頭蜂竟傾巢而出!遇到蜜蜂怎麼做才對?

不只是野外,有時候孩子常活動的市區公園、學校,甚至是家中陽台的花朵盆栽,都可能會出現蜜蜂。遇到蜜蜂,十之八九的人都會驚嚇不已,這時候,是要跑還是要靜止不動?平常又該如何預防,避免被蜜蜂叮咬?
舉手一揮,虎頭蜂竟傾巢而出!遇到蜜蜂怎麼做才對?

 

高雄市楠梓及鳥松戶政事務所辦理新住民教育活動,一行38人於10/31前往那瑪夏區公所上方的達卡努瓦轄區神社遺址,其中一人不慎遭虎頭蜂叮咬後,用手揮舞,結果驚動虎頭蜂群,整窩蜂群傾巢而出,連續螫傷在場人員,造成共23人遭螫傷,不少是孩童,其中重症者7名,均有意識但會喘無法行動。所有受傷人員經檢傷分類、初步處理,包括點滴、相關藥物等,狀況穩定。

不只是野外,市區裡的小公園、家附近的花圃樹叢都可能出現蜜蜂,當蜜蜂靠近時,我們該如何反應才能正確的保護自己呢?

延伸閱讀:女童全身紅疹原來是「它」害的!這5種常見植物孩子千萬不能碰

被蜂叮咬,會有哪些症狀反應?

被蜂叮咬,主要的重大傷害以虎頭蜂(又叫胡蜂、黃蜂、大黃蜂)螫傷為主,其中以黑腹胡蜂毒性最強。臨床表現主要症狀分為下列三種:

1.非過敏性反應:

被叮咬的地方會出現疼痛、刺激感、癢及紅腫等症狀,大多的症狀會在數小時內緩解。

2.毒性反應:

常發生在被多次叮咬之後,這是因為毒素的累積而引起。症狀包括水腫、倦怠感、嘔吐、腹瀉、頭痛、低血壓、抽筋、意識不清及急性腎衰竭;少數病人還會有延遲性反應,包括溶血反應、凝血異常、血小板減少、橫紋肌溶解、肝功能異常及瀰漫性血管內病變等。

3.過敏反應:

只對毒素中的物質過敏所引起,局部或全身性過敏反應皆可見,包含蕁麻疹、血管水腫、上呼吸道水腫、氣喘、支氣管緊縮等等類似氣喘反應,嚴重者會引起低血壓、休克而死亡。

被蜜蜂叮,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或在傷處抓癢,以免再次刺傷自己或注入更多毒液。

被蜜蜂叮,緊急處理三步驟

Step1:儘速用鑷子拔除蜂刺

由於蜂刺上帶有毒囊,為避免拔除時擠破,要避免直接以手拔除,可用鑷子、刀片鈍部或信用卡輕輕將刺刮除,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或在傷處抓癢,以免再次刺傷自己或注入更多毒液。

Step2:清洗傷口並冰敷

被蜜蜂叮咬,以症狀治療為主。在拔除蜂刺後,先用清水沖洗再針對患部冰敷,一方面避免感染、一方面可除去蜂隻留下的費洛蒙,以免吸引更多蜂隻前來叮咬。

Step3:有嚴重反應快就醫

有過敏性反應者,可以服用止痛藥物、抗組織胺及類固醇等藥物;症狀嚴重如過敏性休克或發生毒性反應,應立即使用腎上腺素,給予氧氣及必要之氣管插管治療,並儘速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5種超有效「快速止癢法」!寶寶被蚊蟲叮,防感染這樣做

蜜蜂在身邊徘徊,怎麼辦?

原則上,只要「不去招惹蜂群」,牠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在蜂群最多、最不穩定的9~11月,到樹叢花朵較多的地方,最好避免使用化妝品、香水、髮膠,穿著最好選擇淺色衣物。當發現自己被蜂盯上就必須注意,不要亂動,並觀察附近是否有蜂巢,靜靜且快速地離開,不要讓牠認為你有敵意,否則一旦被攻擊,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大群蜂擁而上。

通常在三種情況下,蜂類比較容易發怒發動攻擊:

1.幼蜂成蛹時期,守衛的工蜂警覺性及攻擊性都很強。

2.風和日麗適合採蜜的天氣,工蜂採蜜時如果受到干擾也很容易發怒。

3.雨後蜜源流失,工蜂採不到蜜時。

預防被蜜蜂叮咬,謹記8撇步

預防被蜜蜂叮咬,謹記8撇步

1.出外旅遊或是常須在野外工作的人,需戴帽子、穿鞋子與淺色長袖衣物;避免穿著鮮豔衣服、噴灑香水以或使用有香甜味化妝品。

2.食用過的果皮、飲料、食物,用垃圾袋包好,以免味道招來蜂群。

3.當巡邏蜂在身旁飛來飛去時,表示它已懷疑你是敵人,此時最好站立不動保持冷靜,巡邏蜂自然會離去,切忌突然閃避或揮打,否則巡邏蜂會以為你在攻擊牠而發動反擊。

4.如遇蜂群追擊,可盡量利用自然物協助,例如躲入水池或鑽入矮樹叢。

5.若遭到蜂類攻擊,最好用白色衣物包住頭並順著風的方向跑,以免蜂隻分泌的費洛蒙隨風飄散,吸引更多的蜂類飛來攻擊;也要避免揮舞衣物驅趕蜂群,以免造成強力氣流及陰影,使空中蜂群更易認清目標,吸引更大群蜂類攻擊。

6.準備噴霧驅蟲劑以備不時之需。

7.曾發生蜂螫過敏者,最好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與抗組織胺混合劑,如遇蜂螫自行注射。

8.曾對蜂螫發生過敏反應,又必須經常從事野外工作的人可以考慮作減敏治療。

延伸閱讀:帶孩子種盆栽,竟可刺激五感發育,還能強化免疫力!

 

參考資料:衛福部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