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後,為了減少群聚,不僅學校停課不停學,採取在家遠距上學的方式,連許多公司也採取居家辦公模式,如今學校停課已經一路接著放暑假,又限制戶外活動,親子宅在家相處的時間變長,為落實兒童保護預防工作,家門內的親子互動需高度關注。
依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疫情現況下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增加約七小時,家長育兒與工作壓力倍增,有51.4%表示易有負面情緒、53.5%則有親子衝突增加之情形。顯示出親子關係隨著疫情拉緊報,家長面對情緒壓力缺乏合適調節,疫情居家的日常令人憂心兒虐危機潛藏!
延伸閱讀:3思3方,教養不抓狂!
根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家防疫期間家長主要擔憂的事情為健康、經濟以及照顧面向,其中擔心家人健康佔了8成5;而經濟方面,擔心收入變少、增加支出則各佔了5成;照顧面向則以「不知如何安排孩子在家的活動」(33.8%)最多,其次為「無法協助孩子學習」。對此藝人吳鳳分享:「疫情警戒期間,家長與孩子的生活起居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的孩子在這段時間,漸漸學會抓到自己的步調,因為家裡不像外面那麼有趣,反而有機會自己摸索創造意外的收穫。我也因生活方式的改變,多了一些時間,雙方協調陪伴小孩、協助學習,與孩子一起分擔家務,對我們來說是段很特別的時期」。
延伸閱讀:消耗小孩體力!10個超好玩親子運動頻道、APP,讓你在家也能幫小孩放電
孩子停課時間延長,根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指出,51.4%家長在孩子停課期間容易有負面情緒,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有此狀況。但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自我消化處理情緒,少數家長會尋求外界協助(如:生命線、張老師)。
值得關注的是,停課期間女性照顧者與孩子相處平均增加的時間是男性的1.24倍,女性照顧者負面情緒與衝突增加的比例也比男性高。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建議,「疫情爆發後,家長得先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家長需要先彼此溝通並做好分工,同時參加支持團體或規畫屬於自己的時間,為負面情緒尋找發洩管道。另外,把握與家人相處時間,和孩子一起規劃做家事、桌遊、運動等共同活動時間,不但能幫孩子建立固定生活作息,更能拉近彼此關係,讓壞事變好事!」
延伸閱讀:母親的情緒問題對孩子的影響
該份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家長如何處理親子衝突,多數家長能理性因應,但是仍有31.8%是用責罵孩子因應,此因應是否能合宜管教不但帶來挑戰,受教導孩子能否正確習得更是一大問號。
家扶基金會提醒家長,疫情讓大家的生活都發生巨大轉變,家長對生活擔憂宜尋求調適減壓,無論是找親友幫忙或洽政府與家扶等民間團體,即便家庭已陷入困境,唯有求助才能獲得適當協助。但疫情也確實讓家人間互動更為緊密,所以計畫性的親子共食、共做、共讀、共玩等,都有助於促進親子關係加溫!「親子防疫新生活」怎麼做?
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父母經常會有理智線斷裂的時刻,居家防疫期間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親子的互動關係又更加密切,親子之間衝突增加,請家長謹記「冷靜三秒鐘」!在盛怒時,請先深呼吸,給自己三秒鐘冷靜一下,轉換自己的情緒,避免被自己憤怒的情緒控制,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
⦁「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
⦁「打」給家扶,專線0800-078585(你請幫我幫我)
⦁「小」孩要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
⦁「孩」要大笑,與孩子一起大笑10聲
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保護案件通報量在2020年疫情下有83,108件,已較前年成長12%,顯示家暴案件在疫情下明顯成長許多,然而學校是兒少保護通報的主力,在疫情升至三級後,防疫延續至暑假,在停課期間,使得學校無法即時掌握到孩子家庭狀況通報,可能造成許多孩子遭受到家庭暴力時無法被及時救援!立法委員王琬瑜提醒,在疫情期間兒少保護服務更是不能鬆懈,希望呼籲民眾發揮守望相助精神,發現疑似有家暴事件就要立即通報,「疫」起保護孩子!
⦁ 不要忽視,切勿冷眼旁觀
⦁ 發現疑似 家暴事件立即通報相關單位
⦁ 善用觀察力,多關心周遭親友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