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不是控制,身為教養者,我們應該與孩子建立相互合作和尊重的關係,同時引導他發展出重要品格和生活技能,讓他一生受用。
正向教養的基礎在於幫助孩子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情感連結),可能只是簡單說句:「我愛你,但必須告訴你不行這樣。」或是說:「我知道你還想繼續玩,可是現在該睡覺了。」,也要隨時察覺,你和孩子是否陷入了權力角力,此時若願意退一步,變換態度並重新開始,也可以讓孩子改變態度。
孩子會有自己的意見和獨特的個性。可以嘗試讓孩子參與決策(當然要視年紀採用適當的方法),引導他表達出想法和感受。例如問:「我們要把尿布收在哪裡呢?」「你想讀哪本書?」「如果小孩還不太會說話,可以說「接下來我們要......」,同時溫和且堅定地做給他看,而不是光用講的。
有選擇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有力量。不同的選擇也可以促進孩子動動腦來考慮該怎麼做。例如:「我們回到家後要先把什麼東西收好呢?冰淇淋或柳橙汁?你來決定吧。」「我們現在要走過去車子那邊了,你想要負責拿被毯還是餅乾?你來決定吧。」
加上「你來決定」這句話,能讓小孩有更大的力量感。但要注意每個選項必須是適合小孩年紀的能力範圍,且你都覺得沒問題。要是小孩想做別的,可以說:「沒有這個選項喔!你看要選......還是.....(重複可接受的內容)。」
小朋友要是聽到「我們要過去車子那邊了」,通常不想乖乖照做,但如果是聽見「我需要你幫忙把鑰匙拿到車子那邊好嗎?」他的回應會比較積極。
「重複」和「遵循一致的規律」是幼兒最快速的學習方式。可以為小小孩建立可按表操課的慣例作法及流程,像是起床、上床睡覺、吃飯、買東西等。接著就可以和孩子說:「該做......的時間到了。」小孩年紀再大一點時,也可讓他一起幫忙建立慣例表。表格的形式是可遵循的「規劃圖」(而非貼紙或集點卡),裡面可以有待辦事項的照片。若他忘了,先不要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問:「慣例表裡的下件事情是什麼呢?」集點卡之類的制度會剝奪他內心的能力感,因為他看重的是能兌換到的獎品。慣例表是列出事件的排序,成為日常任務的指引。
小孩要親眼看到如何表現出尊重,才能學會如何尊重人。提出要求時,要用尊重的態度。可以先給一些提醒,像是:「我們再兩分鐘就要離開公園了,你想再盪一次鞦韆還是玩翹翹板?」身上帶著一個小計時器,或是用手機來計時,且讓小孩和你一起選鈴聲,鈴聲響起時,就該離開了。
幽默也是最有用、最令人享受的教養工具之一。把命令替換成一同玩樂的邀約,小孩子非但不會反抗,反而會很神奇地熱烈回應。可以和幼兒說:「我們來打賭,我從一數到十,看你能不能把所有車車收完」、「我想知道你能不能比爸爸快刷好牙、換好睡衣。」
小孩啼哭或是發脾氣時,盡可能抱持同理的態度,或許他只是對自己能力不足感到挫敗。所謂的「同理」,是要能理解並連結情感,而不是幫他把事情做好。要是你要離開公園了,但小孩還不想走,你可以抱抱他並且認可他的感受:「你現在很難過,我知道你還不想回家。可是我們該走了。」然後繼續抱著孩子,讓他感受自己的情緒之後,再接著做下一件事。要是已經到了該回家的時刻,但你因為寵孩子,而讓他繼續在公園玩,那麼他就沒有機會可以學習如何面對失落的心情,他反而會學到如何操縱你。
進入孩子的世界,就是要用他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並且曉得他的能力和不足之處。可以問問自己,假如你是小孩的話,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和行為。用迷你人的雙眼來看世界,或許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延伸閱讀:陪孩子玩遊戲,這5種行為超NG!
孩子通常能感受到你是否說話算話,或只不過是說說而已。若你對自己說出口的話無法認真看待,表達的語氣欠缺尊重,又無法用有尊嚴和尊重的方式來執行,那還不如不說。例如在小孩不想離開滑梯時,用行動把他帶走,而不是親子之間開始爭吵或陷入意氣之爭。只要作法溫和且堅定,不帶憤怒,不說空話,就能達到尊重又有效的境界。
有時候你要一遍又一遍教導孩子,直到孩子發育到真正能明白的階段為止。舉例來說,你可以鼓勵孩子與人分享物品,但不要預期他能真正瞭解這個概念,並且馬上就能靠自己做到。要能與人分享,需要時間和練習,也要等到克制衝動的能力發展更純熟。要是他現在不願意分享,先不用擔心,這不表示他終身都會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不要太糾結於小孩子的行為,太在意他對你發怒、愛搗亂或是不聽話。
少說、多做。年幼的孩子需要持續不斷的督導。如果小孩要走向危險的地方,你可以安靜地牽起他的手,引導他到該去的地方。讓他知道他「能夠」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與其說「不行打小狗」,不如示範要怎麼輕柔撫摸狗來給他看。
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同,專長也不一樣。期望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只會搞得你們兩敗俱傷。你姐姐的孩子可能有辦法連續好幾個小時在餐廳裡乖乖坐好,但你的小孩幾分鐘就坐不住,你再用心準備也無濟於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吃大餐的時候別帶孩子去,要不然就是等到小孩大到可以讓大家都一同好好享受,再參加大餐聚會。
你可以把自己當作是一名指導員,幫助小孩取得成功和學習如何做事。同時你也是個觀察員,要瞭解這個孩子的獨特之處。不要小看幼兒的能力,當你引進新的活動給他時,你不妨多多觀察,發掘他有興趣的事物,看哪些事情他自己做得來,哪些事情需要你幫忙才能學會。
延伸閱讀:總是說我不會、哭不停...給父母的「正向教養」4道練習題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3:從出生開始培養有信心的孩子,瞭解適齡行為,紮根良好人格基礎》
買書請至此→博客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整理/嬰兒與母親編輯部
攝影/Super Cute寶寶‧親子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