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完美媽媽最可能有恐慌症?花1分鐘檢測看看

在精神科門診中,恐慌症的就診病例高達1成,而女性患者又是男性人數的2倍,其中已為人母的女性更不在少數;國人對於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較常聽見,而恐慌症相較之下顯得較為陌生,究竟恐慌症為何?哪些人較易得病?
完美媽媽最可能有恐慌症?花1分鐘檢測看看

 

一名25歲單身女性,某天在做臉時,突然覺得敷在臉部的面膜讓她不舒服,開始出現呼吸急促、心悸、害怕、預期擔憂、焦慮、恐慌等情形,過度換氣嚇到自己也嚇到美容師,之後去美容院洗髮或是看牙躺下時,因擔心再次發作,反而引發再次發作數次,因此迴避獨自外出,就醫後才發現,是恐慌症在作怪。

恐慌症發作,宛如一場身心大地震

恐慌發作有一種是無法是先預期的,患者多數不知何時會發作,隨時隨地可能突然發生,例如工作時、購物、開車、運動,甚至睡覺時……,當事人當下覺得喘不過氣、胸口悶、呼吸急促,以為自己心臟病發作,要死掉了,但往往去心臟科或急診室檢查都沒有問題。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表示,「恐慌症」的發作毫無預警,約5~30分鐘內就會出現急遽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及吸不到空氣等強烈的身體症狀,這種極端不舒服的感覺,會讓患者感到自己好像快要昏倒或死掉,整個過程好像突然無預警的身心大地震般,令人措手不及。

恐慌症發作時,患者多半會到醫院掛急診,而一段時間過後,症狀會漸趨緩解,各項檢查結果也都正常;但患者卻會在此次經驗後因為擔心發作,反而引發更嚴重的恐慌症狀,只好不斷反覆的進出急診室。

恐慌症

我有恐慌症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恐慌症,透過自我檢測立見分明。在一特定時期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有下列4項以上的症狀,且在10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的程度,就很有可能罹患「恐慌症」。

1.極度焦慮、發抖或顫慄

2.劇烈心悸

3.出汗 

4.呼吸困難

5.哽塞感

6.胸悶

7.噁心或腹部不適

8. 頭暈恍惚

9. 失真感或失去自我感

10. 快發瘋

11. 怕死感

12. 感覺異常/四肢發麻

13. 冷顫或臉潮紅

4大危險群,恐慌症易纏身!

根據統計,性格上較ㄍㄧㄥ、自我要求較嚴格及完美主義者比較容易累積壓力,久而久之身體承受不了就會轉化成疾病,那麼究竟哪些人較容易罹患恐慌症?施佳佐醫師以門診經驗歸類整理出以下4大族群。

1.生理機能缺損者:有家族性遺傳問題,兄弟姐妹或一等親內有人患病會增加罹病率;而人體上某部位生物機能失調,導致處理恐懼情緒的系統異常或神經傳導物質缺損,也都是恐慌症罹病率高的原因。

2.特定心理性格者:個性上堅毅固執,容易神經敏感、凡事求完美、好勝心強、急性子,或是容易預期性焦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

3.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者:無論是生活環境或工作場合,長時間處於高壓緊繃的生活。

4.生活出現驟變者:近期發生重大威脅事件,身心靈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例如經歷了情感上的失落(例如和另一半離婚、分手);或是經歷失業、親人突然過世等。

上述4種類型的人經由統計,罹患恐慌症的風險比一般常人來得高,但並非符合就一定會得病,了解自己的身體、適時調整自己的性格並預先找好壓力抒發管道,就能讓恐慌症徹底遠離。

恐慌症

恐慌症時常伴隨憂鬱症&懼曠症困擾

有些恐慌症患者覺得自己除了有典型的恐慌發作症狀外,同時還會有類似憂鬱症的情緒低落、鬱鬱寡歡和食欲不佳的現象;對此,施佳佐醫師指出,恐慌症患者約4~8成會有憂鬱症病狀,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心裡常常會有害怕恐慌症再發作的擔憂。

因為懼怕再次發作而封閉自己的生活,對正常社交產生恐懼,長期下來變得不敢外出,而出現憂鬱症;另外,除了憂鬱症,恐慌症患者也會有類似「懼曠症」的現象。患者會恐懼待在某些特定場合,比方說船上、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或甚至單獨一人離家在外等,這些場合可能會誘發其恐慌發作或是類似的不適,患者通常也會因為害怕無法逃離該場合而極力避免、逃避或拒絕待在該場合;比較好一些的情況,患者可以勉強忍受,有時候有認識的人陪著也會感到稍微舒服一些。

恐慌症會影響生活品質,患者會預期焦慮和恐懼,甚至把相關感受放大,最常見的是「把恐慌發作與發作的情境連結」,之後就會逃避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擔心去了會再發作;結果就是要逃避的範圍愈來愈廣,不敢做和不敢去的地方愈來愈多,生活愈來愈受限,慢慢封閉自我生活圈,心裡也就越來越鬱悶。

恐慌發作怎麼辦?

碰到恐慌發作時,要保持冷靜,正面迎戰它,發作時經常會呼吸困難,儘量運用呼吸放鬆法來控制呼吸,緩和症狀及轉移注意力。若是走路發作時,可蹲下來休息;開車時恐慌發作,停靠路邊休息,或專注於前面車牌;然後同時告訴自己正面訊息,如「很快就會沒事」、「很快就會放鬆」或「我沒有危險」等言語。

恐慌症

壓力過大,媽媽們小心落入恐慌黑洞

很多人都忽略,其實「媽媽」也是一份工作,照顧小孩和操煩家務的壓力並不低於一般上班族;如果壓力沒有得到適當的抒發,愛自己的時間永遠被壓榨,長期下來,媽媽們的心中會出現巨大的情緒黑洞,而憂鬱症、恐慌症等也就在此時悄悄來報到…。

媽媽們除了自己以外,生活重心大多圍繞在先生和小孩,所擔心的事物也多半和這些有關,適度的關心是好事,但若情緒壓力過大到超出身體能夠負荷的程度,那麼引發恐慌症就在所難免了!以下列舉出媽媽們心中常見的3大類擔憂。

媽媽的擔憂→

1.全職媽媽帶孩子壓力大,怕照顧孩子不周,孩子會出問題?

2.孩子與先生就是她的全部,沒有其他舒壓管道,壓力自己扛?

3.媽媽們顧小孩,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快崩潰?

醫師的建議→

施佳佐醫師認為,一位媽媽唯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有能力將孩子妥善照顧。媽媽們在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中,會有心理壓力是正常的,會擔心幼兒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時時處於繃緊神經的狀態,但有壓力就要懂得抒發與調節的方法,才不會讓負面情緒累積,進而轉為生理上的疾病。她也提供媽媽們5點抒壓的建議。

學會偷時間

媽媽們一定要學會在照顧寶寶之餘抽出時間,半個小時、1個小時也好,能夠讓自己和繁瑣的家務切割,在這段時間內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喘息服務

目前坊間有很多能讓媽媽稍微放風的「喘息服務」,無論是政府規劃的親子育樂館、親子餐廳還是親子互動的課程,遊戲區都會有專業的人士從旁協助照顧幼兒,媽媽們可選擇陪孩子一同同樂或是在旁與其他父母聊聊天。

找資源

生活中不會只有自己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偶爾給自己一天假期出去透透風,孩子委請信任的家人或同樣有孩子的媽媽朋友短暫照料。

取得平衡

「做想做的事情多一點,應該做的事情少一點」,那麼壓力就能夠得到抒發,媽媽們常常提醒自己聆聽內心的聲音,當情緒滿溢時,要多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不讓生活失衡。

轉換環境

周遭景物氛圍能夠影響心情,偶爾帶著孩子到郊外踏踏青,或是到以往沒有去過的地方遊玩,都能夠讓心情適時轉換。

恐慌症

服藥、調行為、學放鬆,恐慌不再來!

那麼,已經患有恐慌症的患者要怎麼辦呢?施佳佐醫師指出,恐慌症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2種。恐慌症需要長時間觀察,藥物治療需服藥8~12個月的時間來改善;認知行為治療則是陪同患者一同經歷恐慌發作時害怕的情況,教患者了解有關恐慌症的資訊,去除對症狀的誤解,再教導放鬆訓練、呼吸訓練、改變想法,使患者能夠控制身體的症狀,以度過每個恐慌發作。

舉例來說,假使有一位患者因恐慌症不敢坐捷運,因為曾經在搭捷運時恐慌症發作,擔心要是下次再發作就無法隨時下車,導致他日後再也不敢搭捷運;醫師要做的認知行為治療作法是可建議患者先練習搭短程的捷運,一開始只坐一站就下車,或是有親友陪同試搭,藉此讓患者清除過去不好的經驗,重建他搭捷運的記憶,達成治療的目的。

綜合以上,想成功面對恐慌發作的有效方法,包括規則服藥、吸收正確資訊、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和學習轉念與放鬆,相信恐慌症會漸漸遠離自己,重拾美好生活的。

 

施佳佐

現職: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中華針灸醫學會針灸專科醫師、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心靈診所精神科開業醫師、昱捷診所精神科醫師、開心診所精神科醫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