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懷孕後對藥物的使用往往有很大顧忌,尤其害怕吃藥會影響胎兒健康,到底孕期服用哪些藥物對胎兒會有影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郭沁怡藥師表示,孕婦使用藥物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必須看藥的種類,而到底影響有多大,則要看藥物對胎盤的穿透性。
比較常見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包括:抗癲癇藥、少數抗生素以及A酸等等。其中A酸已證實可能造成畸胎,它是屬於後線用藥的處方藥,多在皮膚科使用,主要治療嚴重痘痘。不只是吃的,即便是外用的A酸,還是要由醫師開立才能使用。女性患者使用前,醫師會詢問是否懷孕或已經計畫懷孕,必須一再確認;使用期間會提醒患者做好避孕措施。如果準備要懷孕,務必停止使用。
孕媽咪不需太緊張,因為大部分的藥其實都是安全的,但仍會建議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還是要多注意,特別是懷孕第1~3個月,這時候胎兒的腦部、神經、器官正在快速發育,非必要最好避免用藥,尤其千萬不可未經醫師或藥師指示而自行買藥服用,即使成藥也一樣要避免自行服用。
孕婦會自己買成藥,多半以小症狀的緩解為主,例如感冒藥,這些主要是複方成份,其中有些成份可能沒有充分的文獻佐證資料,所以往往不能確定是否適合孕婦服用。醫師給孕婦開立的藥品多是單方成份的處方藥或指示用藥,或是給予簡單的複方成份,相對比較安全。假如一定要自己買成藥,一定要諮詢藥局藥師,任何藥局都可以接受民眾藥物諮詢。
如果身體不適或有疾病,還是要就醫請醫師診治,依據該藥物曾做過的研究文獻進行評估,判斷是否需要給藥。假如孕婦完全排斥吃藥,可能造成什麼後果?郭沁怡藥師表示,要看疾病狀況,例如孕婦泌尿道很容易受感染,狀況嚴重一定要接受藥物治療;如果未治好,有可能造成流產。通常會給予抗生素治療。當然醫師會根據狀況評估用藥風險,再做藥物的選擇。假如疾病風險大於用藥風險,用藥對媽咪或胎兒都是比較保險的;又如癲癇症,如果控制不好,一樣可能危害到胎兒。
在接受治療期間,有些藥物可監測血中濃度(例如抗癲癇藥),所以醫師會安排孕婦接受檢測,盡可能把藥物濃度維持在安全範圍,以減少胎兒對藥物的暴露程度為原則;或是將原本複雜的多重用藥,盡可能調整成較單純的單一藥物治療,以減少母體及胎兒暴露於高風險藥物的機率。
還有一種狀況,是孕媽咪不知自己已經懷孕,但正在服藥或已用過一些藥物,這時候該怎麼辦?建議將使用藥物的藥名、服用的量以及什麼時候開始吃,已經吃了多久等,提供詳細的相關用藥訊息讓婦產科醫師知道,醫師會依據藥物的種類,評估停留在體內的時間,以及是否可能透過胎盤傳到胎兒體內等,了解該藥對胎兒是否有影響。
懷孕早期胎兒細胞還在分化階段,這時候藥物的影響反而不大;但是懷孕1~3個月,胎兒器官正在生成的階段就要小心;而即使過了3個月,器官已生成,但還在成長中,有些藥物還是會影響器官的成熟發展,所以用藥方面還是得多小心。根據臨床觀察,其實很少會因為用藥而造成畸胎,可能媽咪們懷孕後警覺性特別高,加上資訊發達,用藥方面會很謹慎。孕婦用藥最好的方式就是諮詢專業,包括醫師及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