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邱惠瑄表示,一般來說,行事作風較強勢的人,通常意志力非常堅定,喜歡掌握權力,控制他所重視的事物,總認為別人應該遵循他的決定、按照他的方式完成每件事。當夫妻兩人的力量不均等,某一方很強勢,另一方願意屈服時,彼此個性互補,或許不一定會爭吵,但若其中一方不願意順從較具主導權的另一方,或者雙方都希望對方聽自己的,就容易產生衝突、僵持不下,婚姻生活因而出現裂痕。
若夫妻長期居於強弱不一,不僅會影響兩人的婚姻,削弱彼此的感情,也給孩子不良的示範,可能影響孩子對未來伴侶的選擇。
處在弱勢的一方如果不願意服從,又被迫一定要這麼做的時候,內心會充滿氣憤與委屈,有的人可能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想法,向另一半抗爭,有的人則會選擇隱忍,卻不知道何時會情緒爆發,成為潛在的危機。無論是哪一種表現方式,都是不滿意兩人關係的現況,久而久之,對婚姻滿意度就會越來越低,種下未來婚姻破裂的因子。
碰到強勢的人,一般不是選擇對抗,就是躲避,若居於弱勢的一方遲遲找不到可以平衡這種權力不均等的方法,只好以逃避方式處理,時間一久,使夫妻關係形成真空狀態,弱勢的一方也會越來越無助與無能,完全使不上力,甚至放棄做決定,認為「反正我說什麼都不會被同意」,最後只好抽掉自己的想法。沒想法就如同沒有靈魂,誰會希望與沒有靈魂的人互動呢?長期屈就的一方也可能越來越不被尊重與珍惜,婚姻關係中若缺乏尊重,愛就等於不存在。
此外,較強勢的一方,面對完全沒有想法的另一半,也可能會充滿抱怨。其中,現今有較多的強勢太太,在家庭中扮演能幹妻子、母親的角色,獨攬大權,不僅自己做決定,還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惡性循環下往往會慣出什麼都不會的先生與孩子,漸漸的生活中就會有許多怨言。其實,權力就等於責任,掌權在短時間內好像會有掌控的優越感,但長時間的不平衡,那些權力就會變成責任。
孩子本身就是一塊海綿,若經常看到父母權力不均等的情況,便會很快吸收這種權力結構,他知道家庭誰有發言權,誰又是老大。孩子可能會同情比較弱勢的一方,不喜歡強勢的一方,也可能會選擇站在強勢的一方,跟著附和,但以長遠的發展來說,孩子從家庭中學到性別角色與權力關係的基本概念,成年後會複製此模式或朝極端的方向發展。舉例來說,若孩子從小有個很強勢的媽咪,看著不會反抗的爸比和也是被管制的自己,日後可能不想找個與媽咪一樣的老婆,或者認同這種角色關係,不知不覺選擇與媽咪相同形象的老婆。
強勢的人不見得在每個領域都要掌控,可能只管大方向或某些特定範圍,以夫妻關係而言,最常見不外乎是孩子的教養、家務事、財務等,因此,會和先生或太太所在意的事物相關,像是妻子會說:「廚房歸我管!」、「孩子都是我帶,所以教養應該聽我的。」丈夫會說:「家裡所有花費都是我賺的,所以要聽我的。」這牽涉到權力分配的狀況,到底為什麼夫妻兩人在一起時,某一方會比較強勢?以下為您做分析。
大部分強勢的人都是個性使然,從小到大都有強烈的控制慾,造就他在夫妻關係中,希望自己是掌握權力的一方。假如夫妻兩人都很強勢,則可能和個性有關,若雙方個性都很強硬、火爆,誰也不讓誰,就容易發生僵持不下的情況。
在家庭生活裡,經常看到強勢與否和對家庭的貢獻度有很大關聯,當某一方帶給家庭較多資源時,話語權與決定權就會相對提升。雖然現今社會中,家庭的經濟支柱仍然會以男性為主,許多重要的事都以丈夫的意見為依歸,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職場上肩負重任,因此,家庭中權力的結構也逐漸改變。
在婚姻生活中,想維持夫妻關係之意願較高的一方,通常比較不強勢,會選擇妥協,也就是說,維持關係的需求度之高低,會決定力量的強弱。
這是東方文化至今一直存在的議題,早期父系社會的傳統,女人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以夫為天。不過,現今女性意識抬頭,也許不一定會遵循過去的文化,但還是得取決於自己對傳統社會角色的認同度,有些丈夫很大男人,認為自己是家中的權威者,或者職場上的女強人在家中仍扮演著傳統女人的角色。
在傳統文化的體制下,弱勢的丈夫或妻子可能還要面對外在環境的評價,像是被說成「你怕老婆」、「妳怎麼都任老公擺布?」,或者丈夫的母親說:「你怎麼都聽老婆的話?」,因此,弱勢的人除了面對另一半的強硬之外,還得忍受外界的人如何看待。
有些人並非天生就強勢,而是被完全沒有主見的另一半間接造成,這是屬於被迫性的強勢。在某種程度上,彼此的角色互補,也算是維持關係上的平衡,只是被迫強勢的人通常會覺得很辛苦,抱怨也會多一些。
提到家庭的權力、力量時,一定會提及家庭暴力,有些人會用自己的拳頭讓對方低頭和服從,進而造成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