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彰化幼兒園爆158次「不當管教」!關廁所、私密處撕裂,孩子泣:學校有壞人,可不可以保護我?

彰化一間準公共化幼兒園爆出疑似虐童和性侵事件,從去年至今爭議不斷。雖然教育處表示已完成調查並進行懲處,但不少家長無法接受,認為處罰太輕,甚至質疑調查根本沒釐清真相!
彰化幼兒園爆158次「不當管教」!關廁所、私密處撕裂,孩子泣:學校有壞人,可不可以保護我?

 

事情怎麼開始的?從異常行為到家長揭露

這起事件於去年11月爆發,當時多名幼童被指控疑似遭到不當對待,家長們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甚至身上有傷,因此懷疑在幼兒園被虐待或性侵。
彰化縣教育處調查報告顯示,主要教保員在短短10天內涉及多達153次不當管教行為,助理教保員則有5次不當行為,包含:

→對小孩大吼、讓孩子害怕。

→用手推、拉、踢學生肢體,甚至涉及踹頭。

→命孩子罰站、甚至關進廁所,有家長在看報告後才知道孩子曾多次被關廁所,每次長達20分鐘。

→有孩子肛門紅腫、私密處有指甲摳痕「掉一塊肉下來」、私密處撕裂傷。

 

教育處怎麼處理的?懲處結果引爆家長怒火

教育處的處分如下:

→主教保員(主要老師):罰款23萬、吊銷執照3年,3年內不得續任教保服務人員,列為不適任人員。

→助理教保員:未受罰鍰,但該名主教與助理教保員皆已於今年1月離職。

→幼兒園本身:因為監督不周被罰最高6萬元。該幼兒園自2019年起已有7筆裁罰紀錄,包含師生比不符、進用未具資格人員等。

但家長聽到這些結果超級火大,覺得這種處罰根本是輕輕放下,根本沒有真正保護到孩子。

 

家長怒問:歷歷在目的創傷,還不能重啟調查?

多位受害家長在記者會上控訴,這些控訴聽了真的讓人心痛:

一名2歲男童的父親表示,孩子半夜驚醒哭喊「老師不要……finger inside」,且出現抗拒洗澡與上廁所的行為。就醫後,醫師懷疑是異物入侵所致,孩子更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另一名女童家長出示醫師證明,指孩子私密處有撕裂傷,且照片上指甲痕跡清楚,「就掉了一塊肉下來」,孩子身上還曾發現額頭瘀青與疑似勒痕。該家長痛問「這若不算性侵,那什麼才是?」

還有家長指出,孩子曾在上學前說「學校有壞人,可不可以保護我」,甚至至今半年多來,孩子只願意給男性長輩換尿布,當阿嬤要幫忙時,孩子會馬上拉起褲子、躲到角落。

家長們痛批,涉案老師在短時間內多次施暴,卻僅吊照3年,日後還可能再回到教育現場。他們質問:「那其他孩子怎麼辦?」並認為這樣的頻率與傷害,早已遠遠超出「不當管教」的範疇。

 

調查輕率、懲處太輕?家長要求重啟專案,釐清真相

對於教育處的調查與懲處方式,家長們表達強烈不滿。他們指出,案件初期因「沒有監視器畫面、沒有直接證據」,教育處便輕率結案,是在家長們不斷追查、並由律師正式提告後,調查才重新啟動。

然而重啟後的調查,已有至少6名幼童在交叉詢問中明確指認同一名教保員為施暴者,並有醫療報告佐證孩子身心皆受創。這樣的事實,讓家長難以接受原有的調查結論與輕微懲處。

因此,他們提出兩大訴求:一是重啟專案調查,進一步釐清是否涉及霸凌、虐待,甚至性侵;二是主動提供監視器畫面,並通知影片中遭不當對待的孩子家長。他們質疑,難道要拍到「手指伸進去」這種明確畫面,才算是性侵嗎?強調若能早一步發現傷害,就能早一步介入輔導、展開心理治療,為受害的孩子爭取真正的保護與修復。

 

教育處回應:尊重專業調查,錄影限制申請,強調配合司法

在記者會上,教育處幼兒教育科長洪苑伶回應相關質疑時表示,調查小組是由三名外聘委員組成,教育處全程尊重專業委員的判斷與決議。根據委員認定,此案屬於「不當管教」情節,至於外界關注的性侵部分,因缺乏直接或間接證據,委員會維持原本的處置結果。

教育處強調,目前已將全案移送司法機關,未來也將全力配合檢警偵辦,並依司法判決結果進行後續處分。

針對家長們要求調閱監視器畫面,教育處回應,為了保護幼兒隱私、避免造成二度傷害,目前僅限受害家長、法定代理人或實際照顧者提出申請,並由縣府人員陪同閱覽。

教育處也承諾,在法律許可範圍內,將提供必要協助,並依照家長意願安排心理輔導資源,盡力減少事件對孩童與家庭所造成的衝擊。

至於涉案幼兒園,教育處表示目前仍可正常招生,但將視其後續改善情況,評估是否停招、減招或廢止立案。教育處重申,對於虐待或不當行為將零容忍,依法嚴懲,不寬貸。

 

家長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園所風險、孩子警訊與自保行動

▶️就算是準公共化幼兒園,也可能發生虐童事件,不要掉以輕心:此案發生在一間準公共化幼兒園,且該園從2019年起已有7筆裁罰紀錄,包含師生比不符、進用未具資格人員等。

▶️不當管教與性侵的界線很模糊,但孩子的傷害是真的:教育處目前將此案認定為「不當管教」而非性侵,原因在於「沒有相關的直接或間接證據顯示」。然而,多位家長控訴孩子出現私密處受傷、恐懼洗澡與上廁所,甚至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情況,這些傷害對孩子是真實存在的。

▶️錄影畫面並不一定會主動通知所有家長,必須主動申請閱覽:教育處表示,基於保護幼兒隱私,目前僅開放受害家長、法定代理人或實際照顧者申請閱覽,並由縣府人員陪同觀看,不會主動提供複製或向所有家長通知。

▶️有問題可以打113求助不要等到事情變嚴重才處理:若懷疑孩童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或是性侵害、性騷擾,請撥打113專線,透過專業社工員接線服務,將可盡快救援在生命危機中的兒童。

▶️家長團結是推動改變的關鍵這次就是因為家長堅持,案件才沒有被蓋掉:教育處曾一度以無監視器畫面、無直接證據結案,是在家長堅持並由律師提告後才重啟調查。這顯示家長們的堅持和外部協助對於推動案件進展的重要性。

重要提醒!如果你懷疑孩子在校園受到傷害,請馬上記錄孩子說的話、拍照存證,盡早就醫、報警或求助社會局與113專線。

 

整理撰文/江睿毓

圖片來源/許雅琳FB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