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二年來,約有二至三成新生兒父母,為了購買新生兒終生保險,在寶寶剛出生後只先接受法定的新生兒篩檢,約一至三個月左右核保通過後,再進行較全面的自費篩檢,這個觀念錯誤的情況,近幾年廣為流傳於家長社群中,但如無法即時篩檢出如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等罕見疾病,可能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導致終生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27天大王小弟到院後,全身嚴重水腫。(圖片提供/台北榮總)
台中的王小弟,出生後 27 天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緊急就醫後發現心臟異常肥大,肌張力低,肌肉酵素增高,高度懷疑為龐貝氏症,需插管治療。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楊佳鳳主任接獲通知後,立即派出醫療團隊,將病童接至台北榮總,啟動緊急處置。
因為孩子剛出生後,爸媽想先為小孩規劃保險的部分,預計等投保成功之後再去做自費篩檢,卻沒想到剛好,孩子有遺傳的疾病,然後導致龐貝氏症嬰兒型發病時變得這麼嚴重。
雖到院當日立即完成診斷及給藥,但王小弟的病情仍然不樂觀。出現急性氣道壓迫,緊急進行「軟式支氣管鏡檢查」,立刻換置氣管內管,避免下端氣道完全壓迫無法進氣。
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內,又頻繁出現心律不整,小小的胸腔被異常肥大的心臟塞滿,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合併全身水腫,心跳更降至每分鐘 30 下,情況十分危急,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急救,新生兒葉克膜小組已在旁待命,經醫療團隊通力合作,成功挽救生命,住院治療 40 天,目前已康復出院多,未來僅需要每兩周回來門診治療即可。
▲王小弟心室肥大,已經塞滿胸腔,且合併腹部積水。(圖片提供/台北榮總)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主要原因是溶小體一種酸性葡萄糖苷酵素(GAA)基因發生突變,導致 GAA 酵素無法分解肝醣,而堆積的肝醣逐漸使肌肉受損,最後影響心臟和呼吸道肌肉。
龐貝氏症疾病可分成嬰兒型及晚發型兩種,剛出生的嬰兒若得此病症,通常活不過 1~2 歲,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龐貝氏病是經由雙親遺傳給小孩的,而且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台灣平均每 2 萬 5 千名新生兒就有1位是龐貝氏症患者。
目前治療方式為每 2 周,施打病人體內所缺乏的葡萄糖苷酵素,越早治療預後越好。目前接受國內新生兒篩檢確診接受治療的約有 100 位病人。
國民健康署補助 21 項新生兒篩檢,包括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 G6PD(俗稱蠶豆症)等,詳如附表,惟不包含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等重大罕見疾病。王小弟的家長因當時保險的考量,選擇等到滿月納保後再進行自費新生兒篩檢,導致王小弟無法及時篩檢出龐貝氏症,造成治療的延誤。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牛道明主任呼籲每一位新生兒的家長,所有新生兒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均經由專家學者反覆討論後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尤其是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兩種罕見疾病,有著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急迫性。請各位家長務必依照正常程序篩檢,勿存僥倖心態,才不會延誤寶寶的治療,對長期預後造成重大影響。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
刊頭圖片來源/photo-ac (示意圖,非當事人)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