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那一刻起,安全感就無時無刻伴隨著寶貝,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獨立完成許多大小事,走出自己的每一步!你知道安全感其實可以從寶貝還在媽咪肚子裡就可以開始培養囉!本期邀請了4位專家,為爸比媽咪詳細解說安全感的養成計劃。
Topic1、安全感從何來…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孩子能夠對於某些事物、環境、情況…等具有安全、安心自在的感覺。安全感的建立可以幫助孩子生活得更好,趁早開始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的氣質與情緒更加穩定,也能讓共同生活的家人不會時時刻刻為了孩子的焦慮而跟著緊張。
安全感來源:與依附有關
談到安全感的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何俊憲與林茂勳治療師均表示,與依附關係的穩固與否有關。而根據國外學者John Bowlby指出依附關係的發展可以區分為4個時期:
1.前依附期:出生~2個月
寶寶從出生起便會使用視覺與聽覺的傾向來留意其他人,並透過笑或啼哭…等訊號行為來吸引、維持他人的注意,但這些機制不具備區辨能力。也就是處於這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區分媽咪與其他人之差異,對於每個照顧他的人,都會給予相同的反應;只要聽到有人說話,就會感到滿足。
2.依附形成期:2個月~6、8個月
6週以後的孩子喜歡與人親近,可能發現稍微發現媽咪和他人有點不同;與媽咪相處時的表情較豐富,不熟的人逗弄孩子,就較無表情,跟陌生人的反應就更少,但還是不太會區分。
另外,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學習與他人互動的基本法則,包含了注意與回應的相互調節,並把自己個人的反應與他人的反應融合為一。例如:媽咪聆聽孩子發出的聲音(啊啊),技巧性地在停頓處加入話語(鴨鴨,小鴨鴨在游泳喔)。媽咪在這個時候建立輪流發聲的模式,慢慢的孩子也會瞭解有些時候要發聲,有時候則是該聆聽。
3.依附確立期:6、8個月~2歲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與媽咪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具備思念媽咪的能力,從分離不適並且拒絕接受陌生人的安撫,顯示親子聯結的建立具有持久性;此種聚焦在某一特定個體上的依附關係是兒童發展上重要的里程碑,不論文化差異或教養方式,依附聯結大致發生在同一年齡。
4.夥伴關係形成期:2歲~
2歲起孩子對於他人的行為越來越有意向性,以哭泣來舉例,3個月大的寶寶不舒服時,啼哭只是單純地表達對於這種不適的反應,而2歲的孩子則是以哭泣召喚媽咪前來處理這個不適。
年紀小的寶寶並沒有對象的選擇性,也不會期待發生結果,相反地年紀較大的孩子則是可預見結果,甚至因為情境的不同來調整哭法。當媽咪走越遠,他的哭聲越大;若是哭泣無效,孩子可能啟動其他依附反應,如:叫喊或是跟在媽媽後面。
孩子越來越能根據個人與他人的目的來規劃自己的行為,投入所謂目標修正夥伴關係;雖然初期依附關係是以外在反應為主,由特定情況來誘發與結束,後來慢慢受到內在感覺與期望所引導,這是往後建立內在運作模式的基礎,依附關係的相關經驗會延續至成年期。
何俊憲醫師提醒,上述提及的「媽咪」,並非特定於母親的角色,而是主要照顧者,也可能是父親或保母。由依附理論可知,6~8個月之前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是由主要照顧者提供;6個月以後就能夠從環境獲取安全感。
Topic2、只要媽咪,不要爸比!
傳統以來,生養與教育似乎是媽咪的「天職」,通常媽咪是與孩子相處最久的重要照顧者,所以來自媽咪獲得的安全感也會較多,因此孩子容易偏好媽咪照顧,而忽略爸比角色。加上,男女天性大不同,何俊憲醫師舉例:爸比媽咪同時與孩子在客廳看電視,爸比很可能坐著看自己的報紙,媽咪就會觀察孩子看電視的情緒反應,著重過程。而爸比較重視結果,較易忽略孩子情感需求的過程,自然而然,爸比在生養與教育的角色就被忽略。
在現今社會,越來越強調爸比角色的重要性,如果只有媽咪可以模仿參考,小男生可能就只學習到媽咪的感性溫柔,個性與行為會相對較女性化;若是有個爸比可以學習,他也可學到男性中的大而化之、敢冒險。何俊憲醫師強調並非女性特質就是不好,只是藉由媽咪與爸比的介入,才能學習到人的各種不同面向。
爸比介入 勿心急!
當爸比介入孩子的教養與安全感的建立時,也能夠稍微減輕媽咪的負擔,快樂生活專欄作家王瀞儀建議可以漸進訓練爸比與寶寶建立安全感,不需要心急,但要妥善有計畫。有些媽咪怕爸比會有不受重視的感覺,急於想幫父子倆建立親密關係,而強迫寶寶接受爸比的照顧,但是這樣做,通常只會使得事情更加嚴重。
媽咪可先不時提醒爸比,多觀察孩子。爸比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情緒也是很複雜。倘若爸比僅要求結果──「你一定要做完這件事情,要不然我就會…,」就可能忽略孩子在過程中的內心掙扎──他會想著:「如果我做不到爸比的要求,我就會被罵,爸比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
這樣的恐懼,不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結果雖然重要,但是經歷過程更是不可忽視,何俊憲醫師提醒,媽咪需要慢慢和爸比溝通,縮小雙方教育態度的差異,但也不要馬上要求爸爸馬上做到,以免讓爸爸挫折,而更加不願嘗試。
爸比多說媽咪好話
王瀞儀作家也提出ㄧ些增進爸比與孩子安全感的建議:當孩子不哭不鬧、精神好的時候就是增父子關係的最好時間,可能是在愉快的洗香香時刻,也讓爸比一起參與,並唱首輕快的兒歌,或許能尋找到只有爸比做才能吸引孩子的遊戲來玩,漸漸地寶寶也對爸比產生信任感,成為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媽咪平時可以多說爸比的好話,而爸比也必須多說說媽咪的好話給寶寶聽,因為如果孩子習慣偏好媽咪,由爸比多說媽咪的好話給孩子聽,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爸比是善意,而非敵意,有助孩子接受爸比的互動,如此反覆可建立起孩子對爸比的信賴感,安全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另外觀點!
對於孩子偏好媽咪,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有另一看法。通常孩子並不是天生對於照顧者有所偏好,而是因為照顧者的不同產生不同的依附類型,例如:與媽咪產生的依附類型可能是用啼哭來引起注意,進而獲得媽咪前來關注;而面對爸比時,則是發出抱抱的聲音,吸引爸比抱他來獲得親密接觸。
無須強迫孩子快速適應爸比或媽咪的養育方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爸比媽咪輪流照顧的時刻,當媽咪出門買菜,孩子可能暫時托給爸比,雖然分離會引起依附行為(孩子會啼哭來叫喚媽咪),但此時爸比有不同的安撫行為(抱抱去散步),孩子就會開始學習瞭解爸比媽咪給予安全感、處理依附行為的回應方式不同。
Topic3、缺乏安全感的寶貝…
沒有穩定依附關係的孩子,無法與爸比媽咪建立互信的安全感,可能會有迴避或者抗拒的行為;迴避行為是避免與媽咪接觸,特別是與媽咪分離後再相聚時,會逃避與媽咪肢體或眼神上的接觸,但與陌生人單獨相處並不會產生不悅的反應;抗拒行為則是對於媽咪離開會大哭大鬧,而當媽咪回來時也難以被安撫,對安撫欲拒還迎。
不同月齡、年齡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在於表現方式會有所不同,年紀較小的孩子特別是語言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大部份是以哭鬧的形式來表達安全感不足,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哭鬧時會比一般孩子更難以安撫,即便已經解除了與媽咪分開的情況,孩子依舊難以平靜下來,甚至是出現生氣、哭鬧更加激烈等情況。
而較大孩子就會發現他很容易情緒不穩、緊張兮兮,並容易退縮哭泣、適應能力較弱、對新事物較為排斥,或是不自覺地咬手指、眨眼睛。或是當孩子2歲後更加受到內在期望的影響後,孩子逐漸以逃避、冷漠回應的方式來與媽咪相處,避免與媽咪在一起,而是尋求其他人的關注,因此對於陌生人特別的熱情而非與媽咪互動。
針對如何觀察孩子是否安全感不足?林茂勳治療師提出以下幾種方式。
1.如何啟動依附反應
觀察孩子在哪種情況下啟動依附反應,是當媽咪一放下孩子就哭鬧?還是媽咪一離開視線就哭鬧?或者是獨處了一下才開始哭鬧?通常越快啟動依附反應的孩子,表示與媽咪之間的安全信賴越不足。
2.如何面對分離不適
當媽咪離開引起孩子分離不適,孩子是以哭鬧、叫喚或是跟隨的方式來表現?而維持時間、程度如何?當有其它人(例如:爸比或爺爺奶奶)在旁協助陪伴時,孩子是否持續出現哭鬧、叫喚或者找尋的情況?若持續哭鬧、叫喚找尋的時間越長,甚至有其他人在旁陪伴也難以轉移注意力或安撫,孩子越沒有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
3.如何面對媽咪的安撫
當媽咪再次回到孩子身邊給予安撫時,孩子是持續的哭鬧?或者情緒逐漸穩定?還是對媽咪生氣?抑或產生反應不一致的矛盾現象,又希望媽咪安撫又拒絕安撫?如果媽咪回到孩子身邊給予安撫,孩子依舊難以平復情緒,甚至有矛盾、抗拒、甚至是迴避的現象,那麼表示孩子對親子關係感到困惑,並且沒有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另外,若是孩子已經上幼兒園,王瀞儀作家建議爸媽可詢問老師孩子平常的表現或是觀察同年齡的孩子,對於某些事物能態度自若的面對,但自己的孩子卻容易恐懼不安,此時很有可能就是安全感不足了!
安全感,滿足了嗎?
以精神與物質兩大層面來說,這兩部分真正的安全感應是無論有或無、多或少,孩子皆能獲得安心自在的感覺,也就是說在「有及多」的時候會感到更開心,在「無及少」時能平常心看待。
親職教養專家林攸餘更進一步地說明,無論多少人陪伴他或是陪伴時間的長短,倘若孩子出現的反應都差不多,就是處於較滿足的程度;如果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陪伴人數可能一定要達到2個,才會有安全感。相反地,從小接觸的環境較單純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孩子,只要人數太多就會沒有安全感,人少反而才有安全感。
Topic4、建立安全感…
在建立安全感之前,爸比媽咪本身必須要有安全感,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而且也要瞭解安全感的正確中心思想,教養方式才能正確,否則如果一開始舵就歪斜了,當然無法奪標囉!
從胎兒期開始 培養安全感
寶寶在媽咪肚子裡時,較先發展成熟的是觸覺與聽覺。林茂勳治療師表示,當媽咪輕柔撫摸肚皮可以提供寶寶安定的訊息,經常撫摸肚皮也能和寶寶提早建立起親密的互動,由於觸覺系統發展較早,寶寶可以藉由媽咪的撫摸將觸覺訊息傳入大腦,促進大腦健全發展。
雖然寶寶在媽咪肚子裡面是一個無光環境,但是卻有許多豐富聲音,包括:媽咪的心跳聲、血流聲、腸胃蠕動的聲音以及說話的聲音;由於隔著羊水、子宮及媽咪的肚皮,其實外界的聲音不容易傳到寶寶耳朵裡。因此寶寶最早接觸的是來自於媽咪說話以及體內的聲音,懷孕的媽咪多和寶寶說說話可以傳達情感、安撫情緒與建立親密的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出生後聽見媽咪的聲音會感到放心,抱在媽咪的胸前聽心跳聲就很容易睡著,因為這和寶寶在子宮內的環境相似。
何俊憲醫師表示,被羊水包覆在子宮的寶寶是處於一個非常安全的環境:當媽咪走路時的搖晃時,寶寶像是被擁抱的感覺,就會有安全感。但有些孩子寶寶不喜歡被擁抱,抱太久就不舒服,因此當媽咪輕輕撫摸肚子時,若有突然的劇烈反應──踢、蹬,可能表示寶寶不喜歡,媽咪這時就不要強迫他喔!
安全感 VS 自信
很多爸媽會將安全感與自信分不清楚,何俊憲醫師指出,兩者最大差別在於對於失敗的態度。有自信心的孩子雖然覺得自己能力很好,卻擔心如果失敗了,是否就沒人會幫自己,就會笑自己?因而凡事採取保守態度,若無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會出手;而有安全感的孩子則不怕出錯,不會放大對失敗的恐懼,會覺得自己並非孤單一人,也會主動尋求別人幫助,因此願意多方嘗試,富有勇於冒險的精神。
媽咪先要有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媽咪必須先擁有安全感!比起一個時常焦慮不安的媽咪來說,時常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而感覺開心的媽咪,更容易讓寶寶感覺安全感,這是因為媽咪的心情會影響所分泌的荷爾蒙,此荷爾蒙直接透過胎盤影響孩子;如果媽咪常常焦躁不安,那又要如何讓寶寶在肚子裡獲得安全感呢?
媽咪可以常聽能讓心情放鬆的音樂、做喜歡而不會影響寶寶健康的輕活動。如果身旁有非常迷信的長輩常給予限制與規定時,在不傷害媽咪與寶寶的前提下接受比排斥更能讓媽咪擁有好心情,王瀞儀作家表示,此時可以換角度想:懷孕不過幾個月,但之後我會擁有一位可愛並受人祝福的小寶貝。
建立安全感≠陪伴時間
一般爸比媽咪都會認為,我應該多陪孩子,他才會有安全感。但是我們能夠陪伴孩子多久的時間呢?或許一剛開始,孩子可能感覺爸媽很愛他,當超過某個臨界點之際,孩子誤以為安全感就是一定要爸媽隨時隨地的陪伴,才能有被愛、被關懷的感覺,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有違大自然法則!
即便爸媽今天很辛苦地輪流陪伴了23小時,但在那1小時沒有陪伴的時間裡孩子一樣感就會非常焦慮,培養安全感的重點不在於時間的長短,林攸餘專家表示,所謂的「安全感」應該是不管今天是否有人陪伴著孩子,他都能夠安穩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孩子必須瞭解無論爸媽此時此刻是否陪伴在身邊,永遠都是最支持他的人。只要孩子有需求,爸媽就會出來保護他、給予建議或適時幫助,但是爸媽也是人,需要工作才能養家活口,這是很實際的生活問題,所以,不可能隨時隨地陪伴。但是,當一有空閒時間,爸媽很願意與孩子共享的親子時間。
陪孩子做他喜歡的
陪伴時間的長短,過與不及都不好。有些爸媽完全不陪伴孩子,孩子真的就是沒有安全感,因為他好像被大人忽略了或是根本不曉得爸媽的存在。因此,林攸餘專家建議,即時爸媽工作再忙,每天也應該撥出一小段的親子時間──半小時或1小時來陪伴孩子。
在這段時間裡,陪伴著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與孩子彼此互動,產生共同話題與經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深親子情感,另外在這中間還有一很重要的關鍵是「陪孩子他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叫孩子陪爸媽做大人想要的。
不同階段,滿足安全感…
無論處於哪個階段的孩子,滿足其安全感,最基本又簡單的方式就是「擁抱」!爸媽輕輕搖晃著孩子,就會讓他回到被羊水包覆的胎兒時期感受;睡前輕輕拍拍孩子,唱點晚安歌,孩子就會滿足地入睡。
0~2個月:解決生理需求
在6個月以前,解決孩子基本生理需求就能滿足他的安全感。孩子的肚子會餓、尿布會濕或是蓋了太多棉被會熱…等狀況讓他感覺不舒服。也就是主要照顧者是否足夠敏感地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並在哺育、遊戲或心情低落時傳達出關愛關心的態度,孩子才能建立起媽咪(或爸比)是安全感來源的信念。
如果問題並未被處理,或是明明是肚子餓,媽咪卻幫他換尿布,孩子還是覺得不舒服,何俊憲醫師表示,安全感可能就會開始出現狀況。不過,王瀞儀作家認為要讓孩子知道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有人來餵食,而非自己吵鬧才有人搭理,才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另外,2個月前是熟悉生活環境是「開放式」,而非「密閉式」的重要時期,這階段的孩子在手腳往外伸展卻勾不到邊的時候,會出現驚嚇反應,王瀞儀作家建議可在孩子的腰部使用肚圍,讓他有被包覆感的安全感。當孩子逐漸適應外在環境與母體環境的不同時,才能增加安全感。
安全感與獨立‧相輔相成
培養安全感與獨立是相輔相成的作用關係,一個人如果沒有安全感,就沒辦法獨立而過度依賴。為何會依賴?就是害怕無法順利某些事情,沒有信心,與安全感有關。
詳細全文請參考2012年11月號No.270【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林攸餘
現任:親職教養專家
學歷: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
經歷:智慧評量分析師、氣質行為評量分析師、快樂天才培訓計劃(H.G..T.P.) 執行長、《快樂父母班》《快樂解憂術》《LFM教養協助老師》創始者
王瀞儀
現任:快樂生活專欄作家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系
經歷:親職教養暢銷書作者、氣質行為評量分析師、青少年問題諮詢師、《N.L.P.重建式數學》創始者
何俊憲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精神醫學訓練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醫學訓練醫師、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總醫師、臺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林茂勳
現任: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
學歷: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
經歷: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客座技術講師、維新復健科診所親子教養與家長支持團體主持、高高屏特殊教育巡迴職能治療師、臺東榮民醫院復健早療部職能治療師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1月號。http://www.mababy.com/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