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Photo AC,※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
隨著產婦產後坐完月子以後,來自親朋好友的協助也漸漸功成身退。身處在撫育新生命和重回日常生活的拉扯之中,新手父母間的爭吵也不免日漸頻繁,讓原本該洋溢著希望的新篇章,抹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
根據日前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網絡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最新論文,每100對新手父母中,約有3對(3.18%)被發現在孩子出生後3-12個月被診斷有晚期產後憂鬱症。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與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990-2021年間公開發表的23項相關研究,其中包含29286對懷孕夫婦。結果發現:不僅是晚期產後憂鬱症,每100對夫婦中,約有1.72%的夫妻,在嬰兒出生之前即被診斷有產前憂鬱症;而在產後3個月內夫妻發生早期產後憂鬱症的比例也高達2.37%。另外,教育程度較低、失業、社會支持系統不足和婚姻失和也是加重憂鬱症發生的危險因子。而唇齒相依的產後人生,也容易讓夫妻間的負面情緒互相感染,造成彼此的症狀加劇而陷入惡性循環。
父母的情緒障礙也被證實與產婦的妊娠併發症、親子關係的建立,以及孩子未來的行為問題息息相關。以台灣2021年全年新生兒數15萬3820人來計算,相當於3000-4500對新手父母正獨力面對來自憂鬱症的傷害。
因此,除了可以提前產後回診日期,以便及早診斷憂鬱症並適時介入以外,新手爸爸也不妨繼續維持陪同產前檢查的熱情,持續參與產後回診,一同正視在新生命降臨後,對家庭生活所帶來的種種衝擊,例如新手媽媽的母乳困境、重回職場的忐忑不安、生育計畫及如何避孕,以及新手爸爸自身面臨的角色轉換和如何調適,都有助於減少夫妻間的磨合與嫌隙,得以攜手共度難關。
本文章轉載自《曾翌捷醫師-孕產期照顧及超音波醫學》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