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早期是用嘴巴探索,隨著語言發展越來越成熟,開始能流暢的對話時,他們每天都有10萬個為什麼,不管你回答什麼,他們總有辦法再生出下一題,爸媽每天都被各種問題轟炸,難怪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有這麼多崩潰的家長。
根據外媒報導,2021年5月美國有一個在接受陸軍訓練的23歲年輕人Jovan Collazo(以下簡稱JC),在新訓3個禮拜後因為想回家,所以翻牆逃走,並在路邊撿了一把沒有子彈的步槍,劫持了一台校車,想要司機載他到15英里外的小鎮,好讓他可以搭客運返家。
校車上除了一名司機,還有18名就讀小學及幼兒園的孩童,JC為了方便掌控司機及小小乘客們,把孩子們通通趕到前方座位,車子才剛起步沒多久,其中幾個耐不住好奇心的孩子試探性開口問了一些問題。
孩子:「你是一個士兵嗎?」
JC:想了一下說「是」
孩子:「那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JC:……
孩子:「你會不會殺掉我們?」
JC:「不會」
孩子:「那你會不會殺掉司機?」
JC:「不會」
所有的小朋友在經過「熱身」之後,整個氣氛被哄抬了起來,他們的問題開始像連珠炮一樣齊射,你能想像18個孩子一起在車裡像鳥一樣啾啾叫的情況嗎?根據校車上的行車紀錄器顯示,JC在上車6分鐘後要司機把車停路邊,便把所有人通通趕下車。受訪的校車司機回憶地說:這6分鐘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因為孩子機哩瓜啦的轟炸之下,使得JC的理智線在某個時刻斷了,並對著孩子大喊:夠了!夠了!
(這畫面,讓小編聯想到最近在孩子界很紅的洗腦口號:「戴資穎戴資穎我愛你、戴資穎戴資穎第一名」,爸媽只想說:「夠了喔!」)
延伸閱讀:滿腦「媽媽」的回音!最常被呼叫「媽媽」的10個時刻
寶寶天生就很好奇,只是表現好奇的方式在各年齡層有不同的呈現。
這階段的寶寶會用他的感官來探索世界,當他拿到一樣新東西,會先咬一咬、舔一舔、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用身體感官來表現他的好奇心;他也會以重複的動作來試驗一樣新東西,例如:將玩具丟到地上,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或發出什麼聲音,這就是他的探索方式。
到了2歲,這種感官式的表現依然會持續,不過因為已經學習到一些詞彙,會開始出現「為什麼」這個問句,只是當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問「為什麼」時,並不一定是想知道明確的答案,有時只是想說這個詞看看家長的反應。
真正會明確的問「為什麼」並想知道答案的階段是從3、4歲左右出現,所以除了喜歡問,也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來滿足好奇心。
孩子會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較深入的研究,一樣也會想動手操作,看看能否有新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知道的詞彙已經較多,口語表達能力也已具備,且可以針對聽到的敘述做比較、分析和推論。
延伸閱讀:2歲孩子,如何教不抓狂?
說說看,你曾經在第幾個問題就被孩子問倒?有些問題真的會讓大人汗顏,常識與知識不夠充足還真的很常被孩子問倒,孩子啊~都怪爸爸媽媽不讀書(泣)。但身為父母,怎麼可以無法應付孩子們的「為什麼」呢!
2歲的孩子喜歡問問題,但問出的問題通常含糊不清,這時家長可幫孩子聚焦問題,針對孩子問的含糊問題舉出幾個明確的問句,請孩子選他想問的問題,再針對問題回答,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尚無法消化過多過深的資訊,所以家長只需簡短回答就好,不需長篇大論。
孩子可能會問出家長無法立即回答的問題,碰到這種狀況不要勉強回答自己沒有把握的問題,以免給孩子錯誤的資訊。我們不可能成為什麼都懂的父母,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自己找到答案的方法。這時可透過繪本陪孩子一起找出答案,像是昆蟲小百科、兒童好奇心大百科、小翻頁大發現系列等。
面對3歲孩子問的問題家長就可以回答得詳細一點。等到孩子4、5歲時,家長除了聽孩子的問題,也可反問孩子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例如:如果這麼做會有什麼影響?你發現了什麼?可以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嗎?這兩樣東西差別在哪裡、相同又在哪裡?這種問話方式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也可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孩子喜歡問問題很好,但也要學習尊重他人,所以家長不需要每次孩子一問問題,就馬上停下手邊的工作立即回應,像是媽媽煮菜煮到一半,可以請孩子等她煮完菜再回答他。
有些家長因為過於忙碌,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常將「好好好,等一下再告訴你」這句虛應的話掛在嘴邊,事實上是從不認真回應孩子的問題;或是馬上就對孩子說「你很煩」並拒絕回答問題。孩子得到太多虛應的回應或是拒絕,不但自尊心會受傷,也漸漸不再問問題了。
延伸閱讀: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聊天?精選100問話藝術,拉近親子距離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