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帶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不時就會聽到周遭出現此起彼落「爸拔我不想走了,可不可以抱抱?」「馬麻我好累走不動!」的聲音。為何許多孩子走沒幾步就要大人抱、動不動就喊累?來看看兒童發展專家怎麼說…
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表示,學步期的孩子還在發展走路能力,到新環境、人多及凹凸不平的地方通常沒辦法走得很穩。此外,如果孩子在家習慣光著腳走路,外出也可能因為「不熟悉鞋子穿在腳上的感覺」而哭鬧。
【專家Talk】:很多人以為孩子可以搖搖擺擺走幾步就代表他「會走路了」,但幼兒直到3歲前其實都還在發展走路能力。
如何解決
縮短走路的時間及長度,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什麼時候「走」。如果孩子走到一半討抱,可以結合口語發展引導,譬如:「先跟爸拔擊掌說Give me five再抱抱」;或「要說『爸爸抱抱』、『媽媽抱抱』才能抱」。讓孩子知道「不是想抱就可以被抱」,避免孩子對爸媽予取予求。
平常如果不讓孩子有練習走路的機會、時常將孩子抱在懷中,孩子雙腳的肌耐力就會變得愈來愈差。
如何解決
「爬樓梯」和「撿球」都能有效鍛鍊腿部肌力。以爬樓梯來說,如果家住5樓,回家時可先帶孩子從1樓走到2樓,再從2樓搭電梯到5樓;出門可以從5樓走到6樓,再從6樓搭電梯下來。定期改變鍛鍊模式營造新鮮感,孩子會更有動力練習走路。
【專家Talk】:與下樓相比,膝蓋在上樓時承受的壓力較小,相對安全。爬樓梯的練習最好以「上樓」為主。撿球的部分,可以帶孩子到草地、沙地、廣場、公園、操場等不同材質的場地玩丟接球的遊戲,讓孩子從撿球的過程鍛鍊肌肉力量。
當孩子養成被大人抱的習慣,知道跟誰撒嬌一定會被抱,在外面就會時不時討抱。
如何解決
面對撒嬌討抱的孩子,可以引導他轉移注意力。例如:「你看前面那朵花好漂亮!我們走過去看看好不好?先走過去爸爸再抱你看。」孩子獲得大人口頭承諾,又被新奇事物吸引,就會願意多走幾步路。
此外,也可以跟孩子玩「走幾步、抱幾步」的遊戲,例如抱著孩子走10步後,把他放下跟他說:「爸爸走10步囉,你還要不要抱抱?」如果孩子說要,告訴他:「剛才爸爸走了10步,現在你也要走10步,爸爸才能再抱你。」或是帶孩子到有不同顏色花紋地磚的場地,帶孩子玩跳地磚的遊戲,讓孩子從遊戲中增加走路步數。
成長痛較常發生在3、4歲的孩子身上,發病時膝蓋或腳踝會產生疼痛感。如果孩子抱怨腳痛,問他哪裡痛指著膝蓋或腳踝、該處出現類似發炎的症狀,就有可能是成長痛。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JIA)是一種免疫疾病,它會讓手腳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
有的孩子喜歡從沙發往下跳或不停跳上跳下。當肌肉使用過度、乳酸堆積,就會引發腳痠腳痛。
如何解決
無論是疑似成長痛、關節炎或是運動傷害,都要馬上就醫檢查。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因為腳痛以後都不敢走路。
推車可以節省時間,讓家長外出辦事更省力、更有效率。但孩子滿3歲以後,就要慢慢延長他走路的時間。張旭鎧表示,當孩子開始可以幫忙拿(揹)東西,即可請孩子從推車上下來幫忙、減少他坐推車的時間。學步期的孩子只要有能力走且時間寬裕,也可以不坐推車下來慢慢走。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走路」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孩子可以藉由走路探索周遭環境、盡情玩耍,不應該會出現「不愛走路」的表現。孩子之所以會排斥走路,往往是被大人照顧得太好。提醒爸爸媽媽,照顧孩子必須衡量尺度、仔細思考怎麼做對孩子最好,別因為過度寵溺而影響孩子的發展。
延伸閱讀:學步兒必知!幫助寶寶正確跨出人生第一步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
採訪撰文/戴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