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過敏體質VS過敏疾病

採訪撰文/江睿毓
拍攝/陳俊谷 梳化/筱喬
演出/mommy:施麗君,baby:楊荏普、楊喬普
過敏體質VS過敏疾病

PART 1.過敏體質的發生

寶寶有沒有過敏體質,其實在媽咪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此外,孕媽咪的飲食及生活也佔有著左右寶寶過敏程度的影響力。

關於遺傳

有過敏的爸比媽咪請注意!父母若有過敏,寶貝過敏的機率相對提高許多!最好能從懷孕開始就做好過敏的預防。

過敏體質來自於遺傳

體質就是來自於遺傳,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理事長 徐世達醫師說明,父母親雙方都有過敏體質,孩子以後會產生過敏臨床疾病的機率是70~80%,父親或母親只有單方有過敏體質,則孩子過敏的機率是40~50%,台大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楊曜旭醫師補充,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小朋友仍有15%的機率可能因環境因素引起過敏。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 陳力振醫師表示,目前常以免疫球蛋白E,也就是IgE的高低來界定所謂的過敏體質,一般來說IgE濃度高,即代表過敏體質的傾向比較明顯,然而,IgE數值低,還是可能產生過敏相關的疾病。

˙家族史與新生兒過敏發生率

父母過敏

發生率

父母兩人都過敏

70~80%

父或母1人過敏

40~50%

父母都沒有過敏

15

遺傳自媽咪的機率略高

從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楊曜旭醫師指出,過敏體質的遺傳好像跟媽媽這邊的關係稍微強一點,然而這只是一兩篇的研究。陳力振醫師則表示,如果媽媽有過敏體質,且小孩臍帶血IgE的濃度也比較高時,孩子將來過敏的機會就會比較高,以這些統計結果來看,媽媽佔的影響比例的確比爸爸多一些。

過敏疾病不是單一基因的遺傳,跟免疫的走向基因、器官的結構基因等可能都有關係,楊曜旭醫師說明,比方說,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皮膚天生的保水功能就比較差,這就是器官結構的問題;碰到同樣的東西,有些人沒事,有些人卻會起過敏反應,這就是跟免疫發炎基因有關。到底有哪些基因跟過敏有關?楊曜旭醫師表示,目前有越來越多種相關的基因被挑出來,仍繼續在研究中。

 

 

症狀出現才知道是過敏體質?

爸比媽咪若沒有過敏,或者有過敏而不自覺,有什麼方法可以預測寶貝是否有過敏體質?

有些有過敏體質的媽咪會在懷孕的時候,就先做臍帶血IgE的檢測,徐世達醫師說明,臍帶血檢查的結果若為陽性時,表示寶寶在子宮內已經有點致敏化,也就是說已經接觸到過敏的東西,因此過敏機會大,但不表示他將來就會出現過敏疾病;而若檢查結果為陰性,寶寶生下來一段時間後,接觸到過敏的物質也仍有致敏化的可能。楊曜旭醫師也提出,國外有研究報告顯示,臍帶血裡面IgE的濃度跟10歲以後IgE的濃度沒有正相關,也就是10歲以後仍可能IgE很高,對什麼都過敏,而在媽咪肚子裡時測得的臍帶血裡的IgE卻很低。因此,楊曜旭醫師認為,這部份的結果僅供參考,比較好的建議是,不要單看檢驗數據,應配合家族史做整體的參考評估。

關於環境

體質代代相傳,但為什麼以前的人比較少過敏?答案是,環境裡面誘發敏感的物質變多了,高度污染的環境下讓現代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更容易表現出症狀來。

過敏原與各種刺激因子

環境裡有很多的刺激因子,主要可區分為兩種,第一種即過敏原:多屬於蛋白質類結構,包括吃的食物、塵螨、花粉,都屬於此種,會在體內誘發出過敏的發炎反應。第二種是環境裡的其他刺激(非蛋白質類):例如二手菸、空氣污染、溫差變化,甚至感冒病毒的感染等,受到這些刺激,很多人的過敏症狀就容易表現出來。

因此有人主張,「搬家」可以改善過敏,有人從台北搬到高雄,過敏就好很多,可能是溫差的因子去除掉了;有人從台灣搬到美國,過敏因此改善,可能是塵螨量大幅減少,然而在1、2年後卻發現自己變得對花粉過敏。(台灣因濕度高,花粉較不易在空氣中飛舞,美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季節交替時花粉濃度非常高。)如果你有很強的過敏體質,換一個環境或許會改變現況,然而幾年後可能又被那個環境裡特有的過敏原刺激而產生其他過敏,楊曜旭醫師說明。

 

衛生假說

陳力振醫師提出,有一部份的學者認為,越都市化、越富裕的生活,過敏疾病的發生率越高。他們發現,比較落後的地區,像是鄉下、農場,小朋友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反而過敏的機會比較少;經濟貧困、小孩子一堆的家庭,過敏的情形也反而比富裕家庭的獨身子女少。然而這樣的理論,目前仍頗具爭議。

 

找出過敏原3客觀法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經由檢驗找出過敏原,也不是每種過敏原都可以被檢驗出來,然而台灣約90%以上的人都可以找出過敏原,而且大部分都集中於少數過敏原,目前找出過敏原的方法,陳力振醫師指出,較客觀的有以下3種。

1.皮膚的測試:提煉出過敏原的蛋白,然後經由針刺住入到受試者的皮下,30分鐘內看皮膚是否出現反應,如果有紅腫、凸起,就表示過該過敏原過敏。

2.過敏原血清測試:每一種過敏原在體內都有特定的免疫球蛋白E(IgE),只要抽一次血就可以檢驗各種過敏原,陳力振醫師指出,現在已經可以驗到1、2百種過敏原。目前醫院使用的多為此種方式,但初步只檢驗約8種過敏原。

3.皮膚貼布測試:在貼布上放入你要偵測的過敏原,然後貼在皮膚上,此種測試法大部分用在接觸性的皮膚炎,如戴戒指會過敏。

 

沒有驗到過敏原就可以放心?

以養貓狗為例,如果驗出來針對貓狗過敏原的IgE很高,當然就不要養,如果沒有驗出,但體內整體的IgE濃度很高,即代表體質比較敏感,楊曜旭醫師解釋,這種情況下,可能在養貓狗的前幾年都沒事,然而到了第5、6年,長期刺激後慢慢就會出現反應,對於空氣中過敏原的反應經常是隨著時間慢慢累積而出的;而食物過敏原方面,若對某食物不會過敏,一段時間持續的食用依然不會產生過敏現象。

過敏體質是遺傳,一定要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或其他刺激因子,才會出現過敏症狀,而通常也到了有症狀才會知道原來寶貝過敏了。

 

PART 2. 過敏體質≠過敏疾病

降低過敏機率3級預防

過敏體質跟環境作用了以後產生臨床的症狀才叫做過敏疾病,徐世達醫師說明,若能做好防護,即使遺傳到過敏體質也不一定會生病,預防很重要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醫學界主要採取3級預防以降低過敏機率:

第1級預防

˙對象:爸爸媽媽都有過敏症狀,遺傳過敏體質機會很大的寶寶。

˙目標:讓遺傳到過敏體質的小朋友不要產生致敏化。


1.子宮內:媽咪不要吃會讓自己產生過敏的食物,但並不是指要避開容易過敏的食物,而是那些吃了之後馬上(30分鐘內)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除此之外的食物都可以均衡攝取。此外,媽咪也要預防吸入型的過敏,將居家環境的過敏原:塵螨、黴菌、蟑螂、貓狗毛、二手菸、空氣汙染等減到最低。˙方法

2.出生後:請媽咪盡量補餵母奶,若不能餵母奶請替寶寶準備部份水解蛋白的嬰兒奶粉;6個月前不添加副食品,過敏兒的話希望能到9個月後再添加;此外,避免過敏原及環境中的空氣汙染等問題,保持室內的通風,可使用有HEAP系統的空氣清淨機。

第2級預防

˙對象:已經致敏化的寶寶。

˙目標:不要讓過敏繼續累積,以免身體受不了產生臨床症狀。

 

第3級預防

˙對象:已經產生遺傳性過敏病的臨床症狀而來看醫生的小朋友。

˙目標:解除過敏症狀,並使過敏達到控制。

過敏體質卻無症狀出現

楊曜旭醫師指出,曾經有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發現,有很多人檢測後的過敏指數都偏高,卻都沒症狀出現,也不知道自己有過敏。因此,過敏體質並不等於過敏疾病,若沒有出現臨床症狀,就不能說有過敏病,根據臨床的表現配合客觀的過敏檢測才能正確診斷過敏疾病。

 

過敏的症狀與疾病

最容易跟外界過敏原接觸的器官,就是最容易產生過敏症狀的器官,從上往下看,過敏表現在眼睛就是過敏性結膜炎,表現在鼻子則為過敏性鼻炎,表現在支氣管就是過敏性氣喘,而最容易與過敏原接觸的皮膚,則會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此4種疾病也被稱為「小兒科過敏疾病的四大天王」。

疾病的發作有先後順序

徐世達醫師表示,過敏疾病的發作通常有先後順序,不過也跟遺傳接近,通常異位性皮膚炎最早出來,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結膜炎則多結合在同一時期出現。楊曜旭醫師說明,嬰兒時期腸胃的發展尚未成熟,所以食物過敏原在這個時期會出現較明顯的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聽過2、3個月大的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卻很少聽到2、3個月大的寶寶有氣喘,而空氣中過敏原引起的呼吸道過敏症狀大約在2、3歲以後開始出現,此時過敏兒較易發生咳嗽、鼻子不舒服等症狀。

陳力振醫師舉例,曾有媽咪帶著3、4個月大的小寶寶來看診,因為小寶寶經常會出現打噴嚏、揉眼睛等動作,媽咪懷疑他是否有過敏。此種情況下,醫師會觀察小寶寶的皮膚狀況(並配合家族史的調查),如果皮膚摸起來粗糙,或已經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我們會提醒媽咪,小寶貝以後出現過敏相關疾病的機率較高,媽咪應特別留意。

CHECK常見過敏疾病症狀

若家長本身有過敏疾病,平常更要多留意孩子可能出現的過敏症狀。對照以下表格,可以幫爸比媽咪們初步判斷家中寶貝是否已經出現過敏症狀,當寶貝有類似症狀時,最好還是找過敏專科醫師診斷及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的時期與症狀

時期

部位

皮膚症狀

嬰幼兒期

2歲以前)

前額、兩邊臉頰、頸部、軀幹、四肢側面、嚴重會波及全身。

小紅疹、小水泡。

兒童期

212歲)

兩手肘與兩膝蓋彎曲的皮膚皺摺處、腳踝前側。

由小紅疹、小水泡組成一區一區的皮膚病灶。

青少年以後(12歲以後)

兩手肘與兩膝蓋彎曲的皮膚皺摺處、腳踝前側。

由小紅疹、小水泡組成一區一區的皮膚病灶。皮膚乾燥、脫皮細屑、黑色素不均勻。

 

˙鼻子過敏常出現的症狀

症狀

特質

鼻水

清澈透明。

打噴嚏

通常在清晨,或特定時間、特定季節、特殊氣味、特殊場所,連續打噴嚏幾十下以上。

鼻塞

一上床平躺即出現。

發作時期

持續1個星期以上。或有季節性發作,或特定情況下發作。

鼻子癢

不自主做鬼臉,或用手掌心去推鼻尖。。

 

˙氣喘發作的嚴重層次

嚴重程度

症狀

夜咳

肺功能

1

輕微間歇性發作

1個星期內氣喘發作少於2次,且在幾個小時內就解除。

1個月內少於2次的夜咳。

輕微降低或維持正常範圍。

2

輕微持續性發作

1個星期內氣喘發作2次以上,但不是天天發作,發作時會影響到正常休息。

1個月內多於2次的夜咳。

輕度降低。

3

中度持續性發作

天天有發作,發作時會影響到正常作息,且1個星期內會有2次以上大發作,並會持續幾天,此時須用藥物才會被控制下來。

1個月內多於2次的夜咳。

中度降低。

4

重度持續性發作

持續的發作,並需要在家休息不能正常作息,而且常常會有大發作症狀惡化的情形。

夜咳次數頻繁。

重度降低。

 

過敏兒感冒機率比較高?

「過敏兒的感冒機率比別人高,是因為過敏會壓抑正常免疫反應」,徐世達醫提出,過敏免疫反應跟正常免疫反應,兩者的關係就像蹺蹺板一樣,是互相競爭的,當一個比較高時,另一個就比較低,也就是說,當過敏越來越厲害時,正常免疫力就會越來越低,此時身體當然容易生病。

如果長期過敏性的發炎,體內的細胞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是病毒容易入侵的時機。楊曜旭醫師說明,因此,過敏兒確實比沒有過敏的孩子容易得到感冒。同時也因為發炎狀態下常常會製造分泌物,比如說鼻腔一直流鼻水,鼻水這種分泌物是培養細菌的溫床,因此常常處於慢性的過敏性鼻炎下,鼻竇炎、中耳炎等細菌性感染疾病就容易跟著跑出來。

 

到底是感冒or過敏?

過敏的症狀因為類似感冒,陳力振醫師指出,因此經常被誤當成感冒治療。過敏是一種過敏性的發炎,感冒則是由病毒引起的發炎。楊曜旭醫師解釋,病毒感染常常伴隨發燒,而單純的過敏症狀是不會發燒的。過敏屬於一種過敏性局部的發炎,很少會引起全身性的發燒,因此「發燒」是最初步的區別方法。再加上「症狀的表現時間」,更可以幫助釐清孩子到底是感冒或過敏。當過敏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常常會挑時間來表現,半夜、清晨或運動後,較容易出現過敏症狀如咳嗽或鼻塞,溫度上升到中午時,情況通常比較好,到了傍晚就又開始咳。而感冒通常一整天都有症狀,到了晚上睡熟時反而症狀會比較好點。陳力振醫師補充,病毒引起的感冒,頂多1個禮拜就會好,時間到了卻還沒好,或上醫院的頻率高(每個月報到4、5次),且經常在季節轉換時就不舒服,就很可能是過敏而不是感冒。徐世達醫師強調,任何一個症狀反反覆覆超過3個禮拜,應該就是過敏了。當過敏合併感染症狀時,特別是細菌感染的中耳炎或鼻竇炎,此時當然要先把細菌感染治療好。楊曜旭醫師表示,然而除了治療感染之外,一定要回過頭來要去治療慢性過敏的症狀。

 更多詳情請參閱11月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在科技的進步、飲食的西化等因素影響下,過敏已變成越來越普遍的文明病,在每3人當中就有1人有過敏體質的高敏感現代社會裡,爸比媽咪做好面對家中寶貝也可能是「過敏兒」的準備了嗎?
當寶貝被醫生確診為過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