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並非天生的能力,得靠後天的學習,想讓孩子主動閱讀、愛上閱讀,關鍵在於習慣的建立,愈小開始養成,愈能奠定孩子的能力與自信。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閱讀心理學家夏爾(Jeanne Chall)的閱讀發展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大致來說,剛出生到6歲時,屬於「前閱讀期」,6至7歲為「識字期」,7到8歲則是「流暢期」。
而9至14歲的孩子,則進入了「閱讀新知期」,14到18歲是「多觀點期」,18歲以上則為「建構和重建期」。
高雄市岡山國小教師林晉如分析,很顯然的,9歲、也就是小學三年級左右,是閱讀的關鍵期,孩子倘若能在9歲之前學會如何閱讀,9歲之後便能從閱讀中學會新知。
這也呼應了「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的結果,該調查發現,7到9歲是孩子閱讀量最多的時期,有36.9%的7到9歲孩子每年讀超過30本書,比例之高,遠勝過其他年齡段,顯然這段期間是孩子「閱讀胃口」最好的黃金期。
長期推廣閱讀的林晉如觀察,學齡前或低年級的孩子,大多不排斥閱讀,因為這時通常是讀「圖多字少」的繪本,也通常有大人會陪伴共讀;但到了中年級以後,開始進展到「字多圖少」的橋梁書,甚至全都是字的圖本,有些孩子打開來翻了幾頁,就又放下了。
這樣的孩子,可能是怕看不懂,抑或是沒耐心,林晉如強調,無論原因為何,大人要想辦法陪著孩子破關,進展到獨立閱讀的階段,否則,到了高年級、甚至國中以後,孩子的時間愈來愈少、外在誘惑愈來愈多,在閱讀方面幾乎就已定型了。
延伸閱讀:親子共讀的好處比你想像的多! 由「他」來陪讀孩子會更聰明
想讓孩子從親子共讀邁向獨立閱讀,除了把握7到9歲的黃金期,還可以掌握以下這三大關鍵心法:
職能治療師林姿吟與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育有四子,老大還在小五時就看完全套金庸,看到家中有《黃帝內經》、量子力學等書,也都會拿來翻讀,另外三個兒子也都熱愛閱讀;閒暇時,一家六口各自捧著書,是馬家常見的風景。
若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林姿吟認為,首先,要引發孩子的動機。
在孩子還小時,她就常放有聲書給孩子聽,即便看電視,也會選說故事的影片,讓孩子習慣沉浸在故事中;親子共讀時,她不常逐字逐句的唸,而是把書中內容精簡後,大略說給孩子聽。
「我兒子曾問我,書中字那麼多,媽媽你講起來怎麼那麼短?我就回答:『媽媽濃縮過了,只講重點部位,書中文字的奧妙,你得自己體會。』久而久之,他們會很好奇書中到底寫什麼,很期待能自己看懂一本書。」
用「不講完整本書」這招來「勾」孩子自行閱讀,林姿吟笑稱,也是無心插柳,起初是因為她有點過動,要帶四個孩子又忙,實在很難耐著性子唸完整本書,後來才發現,只講精華片段、停在最高潮,反而誘發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選書也有訣竅,林姿吟強調,一定要從孩子的興趣切入,投其所好;林晉如也說,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看偉人傳記、百科全書等等,但真的要先從孩子的興趣開始,先求有、再求好。
父母可以觀察看看孩子喜歡什麼,例如恐龍、汽車、烘培、公主等,再從孩子的興趣去延伸選書,這樣孩子對閱讀的參與度會比較高。假如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什麼都不喜歡,林晉如建議,就直接帶孩子去圖書館或書店,把選書的主導權給孩子,讓孩子挑,從中慢慢去發現自己的興趣何在。
延伸閱讀:全台 8間友善親子市立圖書館,讓孩子從閱讀開始學更多!
父母的言教身教,則是另一個關鍵。馬大元分享,他的父母從不曾盯他功課,但他每次回家看到父親,總是拿著本書在閱讀,這讓他也自然而然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為後續的學習奠定基礎;如今馬大元與林姿吟,閒暇時也常看書,四個兒子耳濡目染,同為小書蟲。
這證實了「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的發現:父母閱讀時間較長,孩子的閱讀時間也會比較長。
林晉如強調,父母如果總在滑手機,那孩子當然也想滑手機,只有父母先放下手機、拿起書,孩子才有放下手機、拿起書的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沒時間』,那請試試看,從每天10分鐘開始,總得讓孩子先入門,才有機會打開另一扇門。」
林姿吟建議,父母自己也找些想讀的書,例如平常愛追劇、便找原著來看,如果喜歡車子、相關雜誌也很多;不用把閱讀想得太難,各種讀本都算閱讀,願意跨出去找東西來讀,就能找到很多樂趣,父母要想辦法當孩子的「偶像」。
假如大人真的忍不住要滑手機,那不妨先下載電子書,孩子接近時,趕快把手機切成電子書,林姿吟說,父母怎麼用3C、孩子就怎麼用3C,父母的行為就是種示範。
家中的環境也很重要,林晉如觀察,現在還是有孩子家裡書很少,或根本沒書,「很多人覺得書貴,一本要兩、三百,但Switch一台七、八千都在買了。」她常建議父母多買書,或至少要多帶著孩子去借書。
書籍擺放的位置也得費心,要讓孩子「隨手可得」,林姿吟分享,她家就是把書放在孩子從客廳、餐廳回房間時的必經角落,而且還精心設計,接近老大房間的書架擺較多偵探小說,接近小兒子的書架則放昆蟲百科、漫畫等,「這麼做,他們路過看到,就可能抽本書出來,多少增加點閱讀的機會。」
現在有不少孩子抱持著「讀書無用論」,讓閱讀與生活連結起來,是破除此論調的好方法。
這大致有兩種路徑,第一種,是從書出發,連結回生活。比方說,當孩子讀到「憫農詩」之後,林姿吟就趁勢安排插秧、打穀等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農事的辛勞,「自身有了感受,再回頭看這首詩,就不只是生澀的古文了,而且還有額外的好處,就是從此吃飯都會吃光光!」
第二種則是從生活出發,連結到閱讀。林晉如舉例,之前柬埔寨詐騙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孩子們都在討論,但大家其實對這個國家很陌生,大人就可打鐵趁熱,趁此時帶著孩子去找柬埔寨相關的書來看,包括地理位置、人文風情、古代歷史、社會文化等,有很多面向能切入。
又比方說,林晉如規劃要帶學生到故宮校外教學,她也會早早預告,並且找來故宮主題的相關書籍如《我的故宮欣賞書》、《穿越故宮大冒險》等,讓孩子先讀過再去,更深刻有感,「能在生活中驗證所學、運用所學,這就是『素養』。」
想與生活連結,還有個簡單方法,就是「聊書」。比方說,當孩子看了情緒教育的書後,林姿吟便會跟他們聊聊是否曾碰過書中情境、當時感受如何、以後碰到類似情況還能怎麼做等等。
又例如,當孩子在書上看到「白雪皚皚」這個詞,「就可以跟孩子聊,我們曾經去過或看過這種情境嗎?有雪景、有陽光、整個世界變得很明亮…文字是死的,但想像是活的,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想像。」
馬大元說,大腦中的細胞在5歲左右最多,之後就一路變少,這在醫學上叫「修剪」;每當我們學了一樣東西之後,腦中與此主題相關的「迴路」就會變粗大,相反的,少用的迴路就會被修剪掉、讓出空間。
簡單來說,大腦是用進廢退的,父母要營造環境,讓孩子常常使用閱讀的迴路,才會愈用愈好,也才不會被修剪掉。
當孩子的閱讀狀況變好後,也別吝於讚美,馬大元強調,透過具體真誠的鼓勵,能讓孩子有成就感與自信心,無形中也養成了孩子的「成長型心態」,更相信自己「努力就會進步」。
延伸閱讀:素養時代這樣讀》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掌握7趨勢、1關鍵,把握黃金期,讓孩子放下手機愛上書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照片來源/Photo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