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期待新生命的到來,為寶寶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寶寶可以好好睡眠。家長為了方便照顧,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所以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為了寶寶床邊的佈置,擺填充娃娃、玩具等,這些看似安撫寶寶入睡的物品反而潛藏窒息危機,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其發生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
為提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對寶寶安全睡眠環境知識,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攜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合作推廣「五招安心睡」,期待嬰幼兒睡得安心健康長大。
▲嬰兒猝死症候群始終被列為嬰兒前 10 大主要死因之一。
所謂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 1 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根據衛生福利部近 5 年死因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始終列於為嬰兒前 10 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至少有 30 條小生命因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而來不及長大。
國民健康署為增進家長嬰兒猝死症候群相關健康識能,已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實證建議,並徵詢國內專家及相關專業醫學會意見於兒童健康手冊中放入「嬰兒猝死症預防有訣竅」及「新生兒照顧錦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可讓家長、褓姆、祖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對寶寶的睡眠環境進行檢視。
▲提供安全的睡眠環境是寶貝平安長大的重要關鍵。
少子化問題嚴重,每個孩子都是寶,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黃建華局長表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兒童預防保健與發展篩檢、學齡前整合性篩檢等服務守護嬰幼兒健康。更於 112 年即配合中央政策,結合跨局處資源推動「 6 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個案討論會議,研擬預防介入措施,降低兒童死亡率。
討論會議中發現多數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對於安全睡眠環境知識不清楚,台北市衛生局黃建華局長再次呼籲家長,提供安全的睡眠環境是寶貝平安長大的重要關鍵。
台北馬偕兒童醫院彭純芝主任表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為嬰兒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111~112 年全國 6 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在高度及中度可預防性猝死案例中,有高達 8 至 9 成,與睡眠環境不安全、趴側睡姿相關。因此,彭純芝主任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打造安全睡眠環境,為寶寶安心睡眠把關:
▲ 1 歲以下寶寶任何時間皆應保持「仰睡」姿勢。
正確姿勢是「仰睡」,建議勿趴睡或側睡。為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之發生風險, 1 歲以下寶寶任何時間皆應保持「仰睡」姿勢,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且勿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等材質過於柔軟的環境中。
不需使用任何枕頭、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嬰兒床表面必須堅實平整,不可有鬆軟物件,如枕頭、填充玩具等。 1 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 1 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
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一張床。寶寶與他人同床而睡是嬰兒猝死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就算是與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議要「同室不同床」。
保持通風、不悶熱,保暖可使用一件式或睡袋型嬰兒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使用毛巾、包巾或毛毯保暖時,應裹至寶寶胸部,並將寶寶手臂露出,避免蓋住寶寶臉部,以減少造成寶寶意外窒息的機會。避免環境過熱,勿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無菸環境,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寶寶與他人同床而睡是嬰兒猝死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不宜選用鬆軟的床墊。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國民健康署指出,寶寶睡眠環境很重要,遵守寶寶「五招安心睡」,可大幅降低嬰兒猝死風險;家長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針對寶寶的睡眠環境逐一檢視,或連結國民健康署網站下載相關衛教資料,一起為寶寶的睡眠安全把關。
▲使用毛巾、包巾或毛毯保暖時,應裹至寶寶胸部,並將寶寶手臂露出,避免蓋住寶寶臉部,以減少造成寶寶意外窒息的機會。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科、國民健康署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