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胎兒怎麼長不大?如何應對胎兒生長遲滯,確保寶寶健康成長,醫師這樣說

胎兒生長遲滯是一個嚴重的孕期問題,指的是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速度低於正常預期。根據國際母胎醫學會的標準,當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的體重或腹圍小於第 10 百分位時,即被認定為胎兒生長遲滯。
胎兒怎麼長不大?如何應對胎兒生長遲滯,確保寶寶健康成長,醫師這樣說

 

胎兒生長遲滯的定義為何?

根據國際母胎醫學會的標準,當超音波預估「胎兒體重」或「腹圍」小於 10 個百分位,則符合胎兒生長遲滯。

造成生長遲滯的病因

胎兒生長遲滯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

1.腎臟機能不全:母體腎功能不佳可能影響胎盤血流供應。

2.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可能導致胎盤功能障礙。

3.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這是一種血液疾病,會增加血栓風險,影響胎盤血流。

4.慢性高血壓、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這些高血壓相關疾病會減少胎兒供血。

5.多胞胎妊娠:多胎妊娠中,每個胎兒獲得的營養和血液供應可能不足。

6.基因遺傳疾病:如染色體異常等。

7.胎盤或臍帶異常:包括胎盤早期剝離、臍帶繞頸等。

8.感染性疾病:如巨細胞病毒、德國麻疹、弓蟲病和梅毒等。

 

如果發現胎兒生長遲滯,醫生會如何安排追蹤?

一旦確診胎兒生長遲滯,醫生會進行密切的監測和追蹤,以確保胎兒的健康狀況:

1.非壓力測試及羊水量監測:每週 1~2 次,確保胎兒狀態穩定。

2.胎兒生理評估:每週 1~2 次,包括評估胎兒活動、肌張力、呼吸運動等。

3.胎兒血流評估:每週 1~2 次,通過超音波檢查臍帶血流、中大腦動脈血流、靜脈導管血流及子宮動脈血流,確保胎兒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如果發現胎兒生長遲滯,有什麼處置可能可以幫助寶寶?

根據國際母胎醫學會,以下處置可以考慮,但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

1.促進胎兒肺部發育:針對早產寶寶,可以考慮注射類固醇,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

2.促進胎兒神經發育:對於小於32週的早產寶寶,硫酸鎂的使用可以促進神經發育。

★硫酸鎂注射液使用目的:胎兒神經保護

 

寶寶出生的時機,該如何決定?

1.臍帶血流正常:38~39周出生

2.臍帶血流異常:

  • 舒張期波形降低:增加追蹤頻率、可以考慮>37 周生產。

  • 舒張期波形消失:考慮施打類固醇、可以考慮>34 周生產。

  • 舒張期波形降低:考慮施打類固醇、可以考慮>32 周生產。

胎兒生長遲滯增加了胎兒的死亡率及致病率,越嚴重的胎兒生長遲滯,胎兒的死亡率越大。第一胎的胎兒生長遲滯總發生率 12.4%,如果第一胎寶寶出生體重小於第 10 個百分位,第二個寶寶發生胎兒生長遲滯的風險為 20.1%。因此,胎兒生長遲滯越嚴重,復發的風險則越高。

 

預防胎兒生長遲滯,孕媽咪這麼做

1.定期產前檢查

定期的產前檢查是預防胎兒生長遲滯的關鍵。早期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干預,減少風險。醫生會根據孕婦的情況安排超音波檢查,監測胎兒的生長情況。

2.控制慢性疾病

如果孕婦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應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積極控制這些疾病。與醫生密切合作,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保持病情穩定。

3.健康飲食與生活方式

均衡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胎兒生長遲滯至關重要。孕婦應確保攝入足夠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並保持適量的體重增加。避免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

4.避免感染

預防感染可以降低胎兒生長遲滯的風險。孕婦應避免接觸可能傳染疾病的環境,並接種適當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等。

5.管理壓力

懷孕期間的壓力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高壓狀態可能影響胎盤功能,從而影響胎兒的生長。孕婦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瑜伽、冥想等方式來緩解壓力。

 

本文轉載自< 趙偉廷醫師|婦產照護 Dr. Chao >部落格

撰文/趙偉廷 醫師

圖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