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你該堅持不給糖!研究:過多的糖會破壞兒童大腦記憶

大家都知道兒童吃進過多的糖不僅容易蛀牙、肥胖,還會過動,但家長不知道的是,兒童時期攝取的糖,居然也會損害成年後大腦的認知及記憶能力。所以,爸媽們,請相信自己嚴禁孩子吃糖是對的!
你該堅持不給糖!研究:過多的糖會破壞兒童大腦記憶

 

糖對孩子就是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只要在超市看到架上一排色彩繽紛的包裝,就會忍不住向大人討買,你是不是偶爾禁不起孩子「盧」,就買了其中幾樣呢?甚至還會拿糖當作獎勵?

給孩子吃糖只會獲得一時半刻的安靜,就算是偶爾給也很可能會上癮,除了增加蛀牙、肥胖及慢性病機率,有研究發現,過多的糖還會影響大腦中掌管認知的海馬區域,損害成年後的學習及記憶能力。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期吃糖,易使成年記憶力下降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說法,人體不需要添加任何的糖就可以健康地工作。而天然的糖具有人體保持健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例如:牛奶有乳糖,也同時具備鈣質、維生素B群等;水果中除了果糖,還含有纖維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但大多數的含糖飲料、零食、甜點都是使用添加糖(精緻糖),而這些食物都缺乏營養成分。

雖然已經有研究證實糖食用過多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像是糖尿病、肥胖、蛀牙等,但對大腦的影響仍沒有太多科學根據,特別是對學習和記憶能力至關重要的大腦海馬區域。因此美國喬治亞大學與南加州大學共同進行了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將幼鼠分兩種餵養方式,一部份是正常飲食,另一部份則是提供11%的糖溶液(相當於一般市售的含糖飲料)。

在約1個月後幼鼠長大後,研究人員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測試牠們的記憶力,一種是測試須仰賴大腦海馬區掌管的記憶力,以測量情節記憶(情節記憶是「自傳式」的主觀記憶,這種記憶能與過去的特定時間、地點、連結的情感,以及其他相關聯的知識連繫起來);另一種則是由周圍神經皮層控制的記憶功能。

結果發現,在情節記憶的測試下,只喝水的老鼠能順利完成任務,但喝高含量含糖飲料的老鼠則是較困難;但兩者的周圍神經皮層的記憶功能皆未受到影響。顯示出幼兒期的食用糖似乎有選擇性的損害了海馬區域的學習和記憶。

延伸閱讀:別再說吃一、兩顆糖沒關係!寶寶生病、過敏機率恐大增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期吃糖,易使成年記憶力下降

高糖影響大腦記憶力 竟與腸道細菌有關?

研究團隊近一步分析指出,吃進過多的糖會升高腸道微生物組中副桿菌(Parabacteroides)的水平,腸道微生物組有超過100萬億種微生物影響腸胃道健康。為了更確定副桿菌水平升高對記憶及學習機制的影響,研究人員實驗性的提高了未食用糖的老鼠體內中的副桿菌水平,結果顯示,其海馬區域及非海馬區域的記憶任務都出現損傷。也就是說,攝取過多的糖就是誘導記憶障礙的關鍵。

科學家更檢查了海馬中基因的活性,將喝含糖飲料的成鼠、只喝水的成鼠,以及移植副桿菌的成鼠進行比較,發現喝含糖飲料及移植副桿菌的成鼠之基因活性都產生了變化,受影響的基因控制神經細胞將信號傳遞給其他神經細胞,以及在內部傳遞分子信號。此項研究結果證實了,腸道微生物組與大腦功能有關聯。

延伸閱讀:標榜「無糖」的寶寶點心,很可能是造成蛀牙的元兇之一!

兒童少吃「糖」,應以健康的「醣」當點心

「糖」指的是精緻糖,像是果糖、砂糖、蜂蜜、麥芽糖等,舌頭一嚐立刻感覺到甜的食物,食用後會被迅速吸收,直接讓血糖升高;「醣」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按照分子結構可分為纖維、多糖、寡糖、雙糖、單糖等,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醣分,像是飯、麵、奶類、蔬菜、五穀根莖等,嚐起來不一定有甜味,必須經過唾液(澱粉酶)分解成小分子葡萄糖才會被腸道吸收。

美國兒科醫學會呼籲家長禁止讓2歲以下的孩子攝取任何額外添加糖分的食物。而根據衛生福利部規定,一天可食用的「糖」,只能占一天總熱量的10%以下,以一位3歲的幼兒來說,一天需要1350大卡的熱量,因此一天僅能攝取約34g的「糖」(1g的糖=4大卡),然而除了生活中看得見的糖果、飲料外,食物烹調也會用到糖,例如:糖醋排骨、蜜汁叉燒等菜餚,當中添加的糖都屬於額外添加物。

加工過的甜食不宜攝取,如果飲食中想要有點甜味可以從天然的「醣」著手,主要分布於五穀雜糧(如:馬鈴薯、地瓜)、水果、乳品等天然食物,平常可以多利用這些食材製作點心給孩子吃。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果的果糖雖然是天然的,但吃太多也可能會有糖攝取超標的問題,比起甜度較高的水果,最好選擇水分高的如:聖女番茄、蓮霧、蘋果、橘子等。6歲以下的孩子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兩份水果,也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以免攝取的果糖超標。

延伸閱讀: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下寶寶禁止喝果汁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3/210331130910.htm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