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心事

Ziccgge
2024-05-23 16:09
點閱數 9004 │ 回應 1

孩子好好吃飯不是夢!兒子執行BLW二年的驚人轉變

2年前,身為兒科醫師的我默默地開啟了一個計劃,那就是帶著我的大兒子開始進行BLW(Baby lead weaning) 。2年過去了,我看見了大兒子的驚人轉變是...sa沙龍試玩

我是個兒童牙醫,就民眾的一般視角而言,我是個陪著許多孩子/家長和蛀牙一路奮鬥的牙醫師,我也是協助許多牙齒長不齊的孩子,將牙齒排齊、重返笑容的牙醫師。

但您有所不知,我已在2年前,默默地開啟了一個計劃,那就是帶領我的大兒子(小湯圓),進行一場令許多親友/民眾/育兒專家都訝異的飲食行動,這個行動叫做BLW(Baby lead weaning)。

有些民眾知道,也有些民眾一知半解,總地來說,BLW是讓寶寶在6個月時,就讓他自主抓取食物進食,取代傳統的餵食;它具有增進手眼協調、增進感覺統合、促進口腔生長、顱顏骨生長、舌部訓練等多重功能。BLW,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隱藏了許多家長的恐懼、與部分本土專家的質疑。但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卻是較普遍之事。

為何恐懼與質疑?因為本土民眾鮮少做過,因為台灣文化的傳統是餵食,甚至有些育兒人員也主張餵食就好;有些人號稱他「混搭」(傳統餵食+ 讓寶寶自己吃混著進行),但那也不能算純BLW;有些人想嘗試,但周遭太少人親身徹底執行過,因而喪失動力;或是有人號稱他執行過,但卻用錯方法;甚至也鮮少有兒科醫療人員,真正用在自己的小孩身上sa沙龍試玩。

這篇文章,是承襲上一篇約2年前的文章而寫的續篇。那時我的大兒子(小湯圓)剛滿6個月開始BLW,一開始也經歷令父母挫折的時期,但後來小湯圓越吃越好,我們很享受在餐桌上的時光(不用管他吃多少/ 不用一直餵食)。我想告訴你們,接下來的2年,發生了甚麼事:

因為家庭育兒經營考量,小湯圓先是被送進了托嬰中心,在度過了分離焦慮期後,他的吃飯速度始終很快!而且對吃飯有一定的渴望!托嬰中心老師很高興,因為他們就可以撇開小湯圓,花更多時間去照顧「無法好好吃飯」的其他同學了!

後來,小湯圓升上幼幼班,換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結果,他又是班上常比較快吃完的人!幼稚園老師對他讚賞有加。親友問我們是如何做到的,我都歸功於BLW!

仔細看看這個世代的幼兒園小朋友,談起「吃飯」這檔事,普遍令老師家長們相當頭痛,常有的問題有— 飯吃不下、食物咬不動、食物含著、沒有胃口、無法好好拿湯匙、一坐上餐桌就想下來…等等,當然這包含了許多綜合的背後問題(家庭運作/孩童身心發展/ 平常在家飲食方式…)我只想簡單的討論有關於BLW的面向。

為何「純BLW」的嬰兒,長大後較有機會在幼兒園裡「正常吃飯」?我這邊歸類幾點原因:

1. 在執行BLW時,會訓練自己手抓食物,後期才會有湯匙出現,所以手眼協調、手口協調的能力,在很初期就已建立。等進幼兒園時,發展上已超前別人。

2. 執行BLW時,我鼓勵多吃原型/塊狀的食物(地瓜/肉塊/玉米/青菜/胡蘿蔔/塊狀或整顆水果….等等),重點是,食物不剪碎!不剪碎!不剪碎!(很重要所以講三遍),在這樣的前提下,1歲前的寶寶可以很充分的認知每個食物—它長甚麼樣?它聞起來是甚麼味道?它的觸感如何?進而發展出自己的喜好與認知,等到長大後吃到這些食物時,就可以充分享受吃食物的樂趣。反觀現在吃食物泥/食物細碎的幼兒,因為食物全部被打散、混在一起、沒有個別的形狀與氣味,對幼兒來說,眼前只是一坨一坨的「燴飯」,自然無法在腦中培養吃食物的樂趣與多樣化。

3. 承2,因為是原型、塊狀食物,所以孩童的咀嚼能力,會很健全的發展,若在6個月就開始執行BLW,在1歲時會啃雞腿,其實不是難事。正因如此,幼兒長大後可以自由的選取他想吃的食物,而不用父母再費心剪碎。

4. 在同個餐桌上,父母的態度也很重要,我們會決定孩子今天吃甚麼、給他多少量,不過等到食物端到孩子眼前時,「怎麼吃」「吃多少」,我們就盡量不干涉了,讓孩子主導自己吃的食物,讓他為自己吃的行為負責,也讓他自己享受用餐的樂趣;父母尊重孩子飲食的態度,這也是BLW的一環。

也許有民眾會好奇:「侯侯醫師,您在宣導蛀牙防治/矯正知識,就已經忙到不可開交了,我們對兒童牙醫的認知,不就是如此嗎?為何您要來宣導一個跟牙科無關,帶孩子『吃飯』這檔事?」

請等一下!請您仔細想想----孩子吃飯,與他的牙齒,真的無關嗎?

數年來,政府不斷與牙醫學專家研議,如何降低台灣兒童的齲齒率,當然在政策的努力下(提倡健保塗氟/學校含氟漱口水/臼齒窩溝封填),齲齒率真的有下降了「一點點」,但離聯合國的平均值,還有很大的落差。從孩童的飲食習慣,我看見了端倪,現代孩童吃飯速度緩慢,硬的食物咬不動,取而代之的,是許多細軟、可口、香氣撲鼻的精緻澱粉加工品(麵包/餅乾/糕點…),而且,他們大都「不懂得」如何自己進食,因現在小孩生得少、家長保護主義盛行,讓吃加工品/剪碎食物/父母餵食成為了教養上的主流。

這樣飲食文化的孩童,除了令幼稚園、小學老師頭痛外(吃飯太慢了、注意力低下問題上升),也讓現今孩童的齲齒率,始終降不下來(精緻食物造成口內菌種的改變、長時間「含飯」造成齲齒率上升…等等)雖然民眾的刷牙知識提升了,電動牙刷也很流行,但現今小孩吃的精緻食物和飲食方式,卻是新崛起的殺手。

此外,這類孩童的牙床、臉骨,因為過度精緻的飲食,產生了長牙障礙、牙床骨狹窄、臉部畸形,間接導致了舌頭無力(發音障礙)與口呼鼻過敏等徵狀,欲了解口呼相關內容請見這篇,臨床上,我們發現70%以上的孩童,成長期都遇到了輕重不一的「齒列不正」現象。筆者從業至今邁入第十年,從破萬個小孩的案例中,我發現此現象幾乎無一倖免。

我何等有幸,在剛出社會沒多久,就遇到北醫的講師- 黃奇卿醫師,教導了我有關於兒童飲食的全貌,以及現今孩童為何牙齒疾病發展至如此!而BLW這個詞,在黃醫師教導我的那刻起,就深入我的腦海--- 那時我尚未結婚,也沒有小孩。4年後,我果真在我自己的孩子上,實行了BLW。比起過往一些少數網紅媽媽在網路上的分享,或者自學的民眾分享,因為本人具有完整的口腔/顱顏骨發展/口腔肌肉功能的醫學知識,再加上臨床經驗中破萬例孩童的口腔實務檢查,我比任何人都還好奇自己孩子的口腔發展、行為發展與生長發展,我的分享,也是希望能以醫學的角度,見證自己孩子的改變外,也希望啟發更多的民眾。若您對BLW有疑問,或者想了解施作方式,請參考〈寶寶怎麼吃牙齒才健康?兒童牙醫推薦BLW飲食法〉。

2年多過去了,現在截筆時,我的大兒子(小湯圓)剛滿2歲8個月,吃飯總是班上第一名,我們從不擔心他不吃飯、注意力不集中,也鮮少有令父母煎熬的飯桌爭執問題,他的身高在同年齡的孩子是前段班,口語表達也是嚇嚇叫,目前他也沒有蛀牙。當然,透過我們家庭的啟發,周遭的親友(有些甚至是兒科醫事人員),也模仿起小湯圓的飲食,都有不錯的成果。現在(截筆時),二兒子(小麻糬)剛滿9個月,實行BLW也3個月了,我們再次為了他,複習了大兒子當初的進食旅程,這次,我們決定將這經驗/知識,寫成分享文,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也希望這樣的經驗分享,能真正解決 ----現在時下父母擔憂的兒童口腔健康問題/飲食問題sa沙龍試玩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