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危險因子 共有22筆資料

醫師專欄 中風來了,3小時救命法!你也能做的簡單急救技巧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研究發現,在氣溫較低的季節,心血管危險因子有增加的趨勢。低氣溫可能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起血壓上升,而高血壓則是腦栓塞及腦出血的主要危險因子。此外,日夜溫差增加以及室內外溫差的擴大也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進而增加中風的風險;因此冬天時應格外留意心血管健康,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健康百寶箱 注意非典型症狀,避免誤診,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關鍵

作者: Editor

許女士有甲狀腺炎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某日晚間瑜珈運動後出現輕微胸悶不適,後症狀自行緩解不以為意,次日上午約7時許又出現急性胸痛,伴隨全身無力、倦怠、冒冷汗、噁心感、肩膀麻等症狀,原以為是肌肉痠痛,但不適症狀持續至急診就醫。

健康百寶箱 致死因子第4名竟是不運動!7成國人不動如山,癌症慢性病找上門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再不運動會死喔!」這不是恐嚇也不是笑話,真的有一種病叫做「不運動病」,已經被WHO與台灣衛福部認證,是致死因子的第4名。

健康百寶箱 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十類人要注意!日常中避免9種行為

作者: 杜世興教授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尤其這十類人都屬於高風險族群,日常要多加注意避開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健康百寶箱 天冷好發「心血管疾病」!平常多吃「這個」護心

作者: Hello醫師 醫學審稿:陳琳臻營養師 | 文:于承宇

根據衛福部 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 歲以上國人有 25.06%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則是 21.76%,平均來看,每五個成人裡面就有一位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和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人都能著手改善健康的保健管道。而在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選擇中,堅果可能蘊藏著更多令你意想不到的好處。

健康百寶箱 50歲以後有3特徵,失智症風險高2.57倍!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失智症多發生在65歲以上,65歲之前發病就稱為「早發性失智症」。常因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地點和人的辨識產生障礙,進而引發不安全感、妄想等問題,如能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就能避免迅速惡化。國健署對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建議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要減少危險因子,包括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

健康百寶箱 不可輕忽!乳癌 14個危險因子+6個預防方式

作者: 湯佳珮

在台灣,乳癌好發年齡在45~55歲之間,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大約1萬名乳癌患者。關於乳癌,妳必須知道哪些重點?本文請乳房外科醫師來說明。

孕期知識 孕期出血怎麼辦?!怎麼判斷是正常或異常?

作者: 林嬪嬙

孕媽咪如果出血一定很緊張,擔心是不是胎兒有問題、會不會流產,到底整個孕期中哪些原因會導致出血?有哪些危險因子?正常、異常出血是否能夠分辨?孕媽咪該如何警覺?一旦出血,後續又該如何處置?

孕期知識 別掉以輕心!孕期暈眩3大警訊

作者: 戴筠

(2020-11-18更新)孕期暈眩是懷孕以後常見的症狀。為何懷孕容易暈眩?有哪些危險因子會造成暈眩?暈眩伴隨腹痛、出血、心悸代表什麼?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暈眩?

寶貝健康 常見傷害乳牙的10個危險因子

作者: 林靜莉

「乳牙蛀掉沒關係,反正長大會換恆牙呀!」相信不少家長認為,乳牙不重要,因此沒有幫寶貝養成潔牙習慣,不知不覺種下口腔危險因子,造成恆牙發育困難等問題。

醫師專欄 子宮頸癌怎麼來的?

作者: 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今天一位被診斷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婦女來諮詢營養醫學處方,一直問我子宮頸癌怎麼來的?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是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可能是多項因素交叉作用所引起的,其危險因子包括...

醫師專欄 二手菸害是幼兒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作者: 黃碧桃

近年來政府及社會團體大力推廣菸害的防制。但二手菸的傷害,仍然存在。

寶貝健康 寶寶無預警猝死?小兒常見突發危急3狀況

作者: 林靜莉

小寶寶出生後,爸媽總是滿心喜悅、細心呵護,希望他能健康快樂的長大。然而,環境中仍存在ㄧ些危險因子,加上寶寶年紀小,抵抗力較差,可能面臨無預警的突發危急風險,甚至導致死亡。究竟常見的嬰幼兒突發狀況有哪些?家長該如何預防?

新知快遞 藥物x環境x食品,蠶豆症的3大禁忌!

作者: 陳萱蘋

在臺灣平均100個新生兒之中有3個患有蠶豆症,算是常見的先天代謝異常疾病。不過,只要在日常生活之中避免接觸3大危險因子,蠶豆症寶寶其實就跟其他寶寶一樣,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爸比媽咪不需要過於擔心。

醫師專欄 剖腹產與兒童期體重過重及青少年期血壓的關係

作者: 黃碧桃

剖腹產是胎兒或母親在生產時有危險,常採用的生產方式。在大部分已開發的國家中,約20%~30%的新生兒是以剖腹產來到人間。以往有研究報告,剖腹產出生的兒童,較易患自體免疫疾病如氣喘,過敏及第一型糖尿病等。也有報告指出,較易引起兒童期肥胖,甚至可能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在去年12月兒科醫學雜誌(J Pediatr 2016;179:111-7),荷蘭烏特勒大學的凱撒健康科學中心,普爾曼碩士等報告他們研究1996年至1997年間,出生的2,641位兒童,在4、8、12及16歲時測量身高體重及在12、16歲時測量的血壓與其出生時生產方式的關係。

醫師專欄 以配方奶餵哺的嬰兒,使用奶瓶的大小與體重增加的關係

作者: 黃碧桃

許多研究認為嬰兒期體重快速增長,是成年期肥胖的危險因子,也是導致新陳代謝異常、呼吸及心臟血管系統疾病的危險因子。雖然嬰兒的成長,有許多影響因素,但營養的攝取,是主要的因素。近年來,政府、衛生醫療機構及媒體,均鼓勵以母乳餵哺新生嬰兒,但仍有許多主客觀因素,使媽媽無法以母奶親餵,必須用配方奶哺育寶寶,使寶寶在嬰兒後期及兒童前期,比以純母乳哺育的寶寶較易肥胖。其原因可能是配方奶較營養,哺育的習慣,定時餵哺及添加其他營養素,雙親的教育水準及家庭經濟環境等。裝配方奶的奶瓶大小,是否也會影響嬰兒期體重的增加,是值得探討的。

健康百寶箱 如何遠離5大危險婦癌

作者: 湯佳珮

乳癌、女性肺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都是女性發生率比較高的癌症。除了危險因子、症狀與篩檢方式以外,本文也請專家提醒預防方式,並指出如果在孕期罹患這些癌症,如何治療以及要注意的原則,希望大家都能遠離癌症。

健康百寶箱 懷孕也可能罹患乳癌?

作者: 湯佳珮

乳癌目前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雖然發生率高,不過只要及早發現,預後狀況大多很好。其實無論是懷孕或是未懷孕的女性,皆可能罹患乳癌,本文蒐集許多大家經常詢問醫師的問題,並告訴您,哪些是正確觀念、哪些僅為迷思,也分享9項日常生活的保健方法,希望讓大家都能盡量遠離乳癌的危險因子。

孕期知識 「高危險妊娠」及早防範!

作者: 湯佳珮

簡單來說,孕期只要發生會危害到母胎安全的情況,就算是「高危險妊娠」。「高危險妊娠」的發生率約為10%,由於範圍涵蓋相當廣泛,本篇文章僅列舉幾項最常見的幾種情形,例如:懷孕初期異常出血、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期破水、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早產…等,亦包括其他內科相關問題。 雖然有些疾病或狀況很難事先預防,不過仍然有一些危險因子可以盡量避免,建議孕媽咪除了盡量遠離危險因子之外,也要定期產檢。一旦被診斷出有「高危險妊娠」問題時,只要配合醫囑服藥與定期追蹤、飲食控制,相信寶寶仍能平安、順利地誕生。

寶貝健康 寶寶睡眠安全必知

作者: 亮亮醫師

在冬天,嬰兒在睡夢中猝死的新聞頻傳,原因有趴睡、溢奶、被棉被悶住窒息等等。坊間一些育兒書籍有嬰兒趴睡、如同靠在家長胸前、較有安全感,或趴睡可讓孩子的頭型較美、不會造成扁平頭的說法,但嬰兒趴睡其實是嬰兒猝死的危險因子之一,爸媽在照顧上千萬要小心!

寶貝健康 嬰兒為什麼會突然猝死?

作者: Editor

嬰兒原本看起來好好的,怎麼會猝死?危險因子包括哪些?是否有辦法預防嬰兒猝死呢?本文解開嬰兒猝死症的神秘面紗,讓不幸意外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孕期知識 好宅指南 孕媽咪住得更安心~Green House!

作者: Editor

體內環保、飲食危機近年來逐漸被重視,大家開始正視餐桌上的食物,但我們每天接觸的居家空間,舉凡吃飯、睡覺、休息等是否安全、健康、舒適,卻不是有那麼多人在意,何況孕媽咪的肚子中正孕育一個小寶寶!孕媽咪絕對需要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但究竟有多少人清楚的瞭解每天生活的居家,其實暗藏許多有形、無形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