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以身作則 共有9筆資料

學習當爸媽 孩子太宅、不愛運動?念體育系的心理師、三寶爸張榮斌分享4招,輕鬆培養運動好習慣

作者: 未來family

親子一起愛運動,好處多多,這論調由張榮斌口中說出,特別權威,張榮斌是全台唯一一個「念體育系又念心理系」的臨床心理師,本身也是三寶爸,他強調,若希望孩子動起來,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則,開始「起而行」。

親子教育 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撒謊?5步驟讓孩子感受到「說實話沒這麼糟」,改善慣性說謊

作者: 未來family

發現孩子說謊,父母往往會嚴厲責罰,或苦口婆心講道理,卻往往效果不彰。親子教養專家羅寶鴻提到,父母的態度應該是「想了解真相」,而非「要戳破你的謊言」。並且孩子坦承錯誤後,要從輕發落,就可以讓孩子最直接感受到:說實話其實沒這麼糟。

親子教育 愛護動物 從日常生活做起

作者: 陳萱蘋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從小生活都市叢林,早就不知道如何與動物共同相處,更別說愛護牠們了。其實這些小動物們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未曾用心觀察。更重要的是,身為爸媽應該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從小親近動物,從動物視角愛護牠們。

親子教育 適度使用分齡建議,5招讓孩子正確玩3C!

作者: 邱平

3C產品雖是現代社會便利先進的科技發明,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些父母奉之為「3C保母」,成為便宜行事的育兒工具,長時間的放縱孩子依賴使用;另有一派家長則將3C視為洪水猛獸,不但嚴格的禁止孩子使用,連大人在小孩面前也要以身作則一律禁用…然而,過與不及,對孩子來說其實都不是好事。就讓專業的職能治療師來告訴您,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3C,不但有益身心還能啟發聰明!

醫師專欄 錯誤的鼓勵,對小孩有害

作者: 吳四維

綜觀所有認知與行為治療理論,都會發現讚美與鼓勵孩子對其日後的人格與情緒發展相當重要。日常生活的親子對話中,你是否通常責罵多於鼓勵?

親子教育 教給孩子一生珍貴的同理心

作者: 敖庭綸

所謂的同理心是要理解他人情緒並產生共鳴,其中最大的關鍵是要先對自己的情緒能夠接納、理解與表達。情緒教育可以說是培養同理心最重要的根基,當爸媽跟孩子情緒不同調時,很難教「同理」,家長平日除了以身作則之外,也要協助孩子去思考自身情緒轉變的歷程,引導孩子了解自己不同情緒產生的原因與反應,進而能學習了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

親子教育 1~2歲的嬰幼兒的行為訓練

作者: Editor

首先要瞭解1~2歲的嬰幼兒在表達需求與感覺的能力上是有限的,不太能以清楚的語言來表達需求,所以對於本身的飢餓、挫折生氣、無聊、想睡覺或身體不舒服,這年齡的有嬰幼兒多半以非語言的方式來吸引大人的注意以獲得滿足,他會以抓、咬或者打照顧者的方式來表達,許多的父母或照顧者卻把這些行為當成是暴力行為的前哨戰,照顧者應要試著去解讀這些負面的行為的背後意義,不要把這些動作當成沒有禮貌的反社會行為。

學習當爸媽 4大錯誤管教法

作者: Editor

對於管教小孩,有人各懷絕技,有人邊做邊學,也有的家長常常倍感無助,不確定自己該怎麼教,或是自認該如何教卻無法盡如人意。根據近期「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刊登的研究,經常被打屁股的幼童,發展打架、破壞物品或欺負他人等侵略性行為的機率,是沒被打屁股幼童的兩倍。本文特別針對教養的問題,諮詢了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的邱姵寧醫師,來為我們分析管教的總類,以及哪些管教法需要極力避免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