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看到認識的人,不敢打招呼卻躲在媽咪後面,這樣就算是害羞嗎?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洪玉帆認為,若只有單一情境比較無法評斷孩子個性是否屬於容易害羞,需要多一點線索。像是今天打招呼的人,雖然是認識的,但不是那麼熟悉,是比較少見面的親戚朋友,可能就會解釋成孩子是對於不熟悉人的陌生焦慮感,而不會說這樣是害羞了。
到底我的孩子算是害羞嗎?洪玉帆心理師表示可以從以下兩點觀察與判斷。
倘若孩子時常出現 「我沒有那麼好」的退縮想法、在意他人看法、與他人互動時的眼神及表情較少交流和接觸,或是應答話語總是十分簡短,可能都只有單詞或單字。
時常感覺很緊張而出現臉紅、口乾舌燥、冒汗或是摳手、發抖等生理現象,可能就可以知道孩子承受較大壓力。若是孩子的行為符合此兩個面向之描述,就較能認定孩子真的害羞或較屬於害羞特質。
有些人認為害羞是天生氣質。從一些研究可知,比較害羞的人其大腦的特定區域反應,確實與個性外向的人不太一樣,但也有些人認為害羞可能與生理發展有間接關聯,包含後天環境及個人成長經歷的塑造 。像是爸媽是以什麼方式管教孩子,或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與他人有許多成功互動的經驗,也可能改變原本習慣的互動模式。而洪玉帆心理師認為天生氣質還是後天環境都與害羞有著相當深的關聯。
誠如前文提及,孩子個性害羞有可能與爸媽管教有關,到底怎樣的教養方式將使得孩子變得害羞內向呢?洪玉帆心理師指出,總是掌控一切、否定孩子、合理化孩子行為或是過度放任的教養法恐養出害羞兒。
如果爸媽屬於高壓專制類型,許多事情都會幫孩子做好決定或是打理妥當,有時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只要唯命是從就好。或是個性急躁的爸媽,缺乏等待孩子表達的空間與時間,讓慢熟或慢熱的孩子變成習慣凡事爸媽會做得好好的, 這樣孩子就更不容易踏出習慣模式。
如果爸媽時常跟孩子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或是你這樣不好、你要改,具有這樣特質的父母或是有這類型語言表達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好、不優秀,造成孩子對自我產生負向評價, 影響孩子發展。
爸媽若時常在孩子面前說「我的小孩就是很害羞,他不敢…」,當孩子耳邊總是這類言語,因而自認為我就是個性害羞、我就是不知道怎麼跟別人互動,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害羞行為當然也就難以改變。
過於放任的爸媽讓孩子可以自己做選擇,因為缺少了練習機會,較容易讓孩子照著既有習性進行生活,而害羞就是自我管教方式遺留下來的結果。
每個人特質不同,發展出來的樣子也不同,害羞是其中一種特質,洪玉帆心理師指出,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較為內向、敏感,同時具備較細膩的心思。當孩子沒有說話的時候,大多在觀察他人如何與人互動以及周遭發生的事物。
害羞孩子對於情緒感知及行為意義的掌握度較高,這也是因為孩子大多時候都在觀察,很容易覺察他人的情緒及其意涵為何。正因為孩子對於情緒的覺察力較高,能夠清楚自己及他人的狀態,也會對別人有更多的同理與包容,因此,洪玉帆心理師覺得個性害羞不是缺點,而是一種特質及能力。不過,如果孩子過度害羞,可能就會在人際交往方面較為退縮,進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及關係。
有些孩子在家人/他人面前害羞,在學校/家人面前卻落落大方,為何出現如此不一樣的差異?洪玉帆心理師指出,如果孩子在家人面前表現大方,在外面卻較為害羞,可能會解讀成孩子對於熟悉環境的速度較緩慢、適應環境能力較弱,所以在陌生人或人多場合比較害羞,可是換到在安全場域時,就能夠自在得宜。
有時候情況可能是反過來的,在家人面前很害羞退縮,可是到了學校、人多的地方又不會害羞了。這時候爸媽可要想一想平時是否幫孩子做太多事情了,如果爸媽或阿公阿嬤總是幫孩子處理好大小事,孩子可以什麼都不做,繼續按照原有的樣子生活就好。可是,到了學校環境,沒有人會幫忙,孩子得主動出擊,因此,爸媽可能需要回想的是與孩子互動是否過多的保護而可能有這樣的狀況出現。
面對家有害羞內向的孩子,爸媽可以從哪些面向給予孩子踏出這一步的勇氣呢?
不管是與同年齡孩子還是大人們的聚會,爸媽都應該多帶孩子外出參加互動,藉以增加練習的機會。洪玉帆心理師建議,在遇到這種狀況時,可以當成是玩遊戲一樣,告訴孩子今天將進行一個挑戰—看到某人走過來時,要站著說哈囉,倘若孩子做到了,可以給予一些鼓勵及回饋,後續再循序漸進地,請孩子說完哈囉後,等待對方也打了招呼才能離開,如此逐漸地適應這類互動。或者是在孩子的聚會之中,設定目標—這次認識一個新朋友就好,當孩子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之後,下次的目標就可以晉升成認識3個新朋友,增加與他人的互動。
在與孩子的對話時,爸媽要給予孩子適當的信心與鼓勵,除了口頭稱讚「你好棒!」「好厲害!」之外,還可以提供與其他人的連結,像是今天孩子跟不太熟悉的朋友打了招呼,爸媽可以再跟孩子說,你有沒有看到他好像因為跟你打招呼之後,心情變得很好。洪玉帆心理師指出,從他人實際的回應及行為進行討論,孩子可以獲得更多回饋、感受也更加真實,更能瞭解跨出這一步的意義在哪裡。
洪玉帆
現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學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經歷:臺北市國小專任輔導教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玉帆
攝影/Super Cute 寶寶/親子寫真專業攝影
梳化/Amber
演出/mommy:黃麗明、baby:陳可蓉、可欣